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溫鑫老師:師者如水 隨物賦形 以生為本 因人而異

2022年06月30日14:25:22 教育 1144

有一條路,是老師陪伴學生回家的路,溝通了家校,溫暖了學子;有一種榜樣,是老師筆耕不輟,六年不間斷為雜誌寫專欄,感染了學生,促使語文素養顯著提升;有一個微信公號,以老師姓名為名,記錄學子成長中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教學感悟,讓彼此的了解增加深度……

這位老師是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的溫鑫老師,2006年從安徽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便進入學校成為一名語文教師。2015年,他來到四十五中芙蓉分校,因教學能力突出、班級管理優秀,先後被評為合肥市優秀教師、合肥市青少年讀書教育活動先進個人、合肥經開區名班主任 、合肥經開區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溫鑫老師:師者如水 隨物賦形 以生為本 因人而異 - 天天要聞

以德化人 對待學子“溫而厲”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是《論語》中記載孔子的弟子如此評價孔子。在溫鑫看來,這個標準也很貼合現在的老師,“在學生成長中,可能更需要一位寬容且堅持原則的老師。寬容的老師,會更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換一個角度和心態,能看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與此同時,寬容為師則更要堅持教育的原則,注重學生習慣、關注學生心理,以身作則,積極引導。

以前,溫老師班裡有一位性格偏暴躁的學生,“課堂上,他特別容易跟老師發生衝突;課下,他與同學之間也是小摩擦不斷。”溫鑫分析道,剛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由童年向青春期過渡,他們情緒容易波動,不過更有可塑性。針對這位同學,他先充分給予這位同學宣洩的途徑,等學生情緒穩定之後,再耐心開導,用一顆包容和理解的心,幫助他排解種種不良情緒。

“這個學生很有才華,後來一路考進重點大學、名校研究生”,他成長中每重要的一步,都會跟溫老師分享,將溫老師視作“貴人”。比起“貴人”,溫鑫更願意成為學生的“重要他人”,能夠傾聽、理解、包容學生,能夠幫助學生排解那個特殊時間段的不良情緒,助力他們成功逐夢。

嚴而有度,寬而有序。對待學子寬容的同時,溫鑫也會不斷地跟學生強調,班級共同制定下來的規章制度是必須要遵守的。每一屆七年級學生入學之後,溫鑫都會帶着學生一直設計班徽、班級口號,制定班規班訓。此外,他還會每個月召開不同主題的班會,習慣養成、文明禮儀、傳統文化、青春與夢想……隨着時間節點的不同,會制定不同的主題。班會課上,不僅溫老師講,學生也可以深度參與,主持、討論、情景劇演繹……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不僅學習了知識,在思想道德方面也進行了良好的熏陶。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溫鑫老師:師者如水 隨物賦形 以生為本 因人而異 - 天天要聞

以身作則 打磨教學“動兼靜”

“一個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得是一位成功的學科老師”,在溫鑫看來,“親其師,信其道”,如果你的專業知識能讓學生信服、佩服,以致達到一種“崇拜”,那麼你的育人就會更容易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日常學習中,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們“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閱讀,可以打開學生通往未來世界的大門,同時還可以修養身心。溫鑫老師平時會和學生共讀經典,尤其是一些勵志、思想性很純正的作品。針對七年級的學生,會推薦《論語》《大學》等作品,“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採訪中,傳統作品中的文言佳句,溫老師信手拈來。“中華傳統文化留給我們很多智慧,我希望這些智慧能讓這個時代的孩子紮根於心”。

此外,他也會讓學生讀名人傳記、了解《中國共產黨黨史》以及歷史書籍。通過安靜地閱讀,沉澱內心,孩子們的思想得以熏陶,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閱讀之後,溫老師還會在班裡舉行讀書分享會,分享閱讀心得體會。“閱讀之後要重視分享,這樣思想之間有碰撞,能進一步啟迪學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據溫鑫介紹,有時分享會上,學生還會邀請家長一起參與進來,製作PPT、剪輯視頻等,“這樣,教會孩子的同時,也在推動書香家庭的建設”。

如果說廣泛的閱讀是吸收知識,那麼,寫作便是傾吐自己的思考,不僅能豐厚文化底蘊,好的寫作還能提升成就感。溫鑫老師開設了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微信公號“溫鑫老師”。公號上記錄了自己的教育雜感,並分享學生的佳作以及自己的一些教學設計。“剛開始訓練寫作的時候,孩子們寫得還不太好,經過不斷練習、交流,他們的文章寫得越來越好了”,在溫老師看來,寫作是生命的展現,是一種自我思想教育。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溫鑫老師:師者如水 隨物賦形 以生為本 因人而異 - 天天要聞

“溫鑫老師”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為了更好地示範引領學子專註寫作,從2016年9月1日起,溫鑫每個月都會給省級刊物《少年博覽·閱讀與寫作》“你好,古文君”專欄撰寫文稿,用今天的視角解讀古代典籍、詩歌,至今已超過6萬字。

以愛為源 堅持家訪“勤且暖”

“全員家訪”一直是四十五中芙蓉分校的辦學特色。每個學期,班裡學生溫鑫都要家訪一遍。過去的一個寒假,班上四十多個學生,溫老師家訪時一個都沒有落下,“從去年12月1日到1月20日,基本上,每個工作日放學後都會跟一個同學回家”,他把這次家訪的主題叫做“陪孩子回家”。

溫老師表示,和學生一起放學,“跟孩子在路上閑談,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學生不會那麼緊張,便於深入交流”。到了學生家,溫鑫老師會先看看孩子的學習的環境,並相應地給出一些建議,“希望能讓家長營造一個共學、共讀的家庭氛圍”。針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溫老師家訪時也會現身說法地告訴家長,如何關注孩子,跟孩子要交流什麼,了解孩子在學校遇到哪些問題、哪些困惑。

“孩子被溫柔以待,才能釋放更多的陽光和愛,才能更好地抗禦外界的風雨”。家訪時,如果遇到性格暴躁的家長,溫鑫老師則會適當地給予干預與指導,讓孩子得到家庭應有能量和支持。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們的家庭環境也不一樣。家訪對於溫老師而言,意義還在於換個環境跟孩子聊學習細聊成長聊興趣愛好,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孩子。“老師就要像水一樣,隨物賦形”,在溫鑫老師看來,教育是要因人而異的,在了解的基礎上,才好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從而達到育人成效。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溫鑫老師:師者如水 隨物賦形 以生為本 因人而異 - 天天要聞

面對2021級新生,溫鑫的角色是多樣的,有時是老班,有時是“老父”,有時是老友……他會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視角,用孩子的語言,觀察他們的言行。“最終,誰教育了誰,還真說不準”,溫鑫說,成年人總會有點自以為是,“我們可以保留長者的尊嚴,同時要放下心中的姿態,多揣摩孩子語言的含義,少進行定論式的判斷”。這樣,師生之間或者可以保持一種長久且和諧的關係,從而在不動聲色中植入自己的一些育人思想。

(楊小龍 黃雨杉 林麗萍)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中考首日 | DIY送考服,前班主任考點現身……為夢想而加油!【附視頻】 - 天天要聞

中考首日 | DIY送考服,前班主任考點現身……為夢想而加油!【附視頻】

6月15日上午9時,2024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簡稱“中考”)正式開考。今天,也是上海小升初實施“搖號”入學的第一屆畢業生正式步入中考考場。中考首日,老師們、家長們便早早出現在考點,有的家長幫孩子們保管手機,有的老師再三叮囑考試必備物品,有的考生弟弟帶着自己家裡種的向日葵前來送考;有的老師雖未到場,但卻...
中考首日|考點外的“小心思”“大驚喜”,都是這個6月最美好的祝福 - 天天要聞

中考首日|考點外的“小心思”“大驚喜”,都是這個6月最美好的祝福

初夏的早晨,迎來2024年上海中考開考。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初級中學的門口熙熙攘攘,都是前來送考的家長和老師。突然,集合處的“小驚喜”給考點外的送考人群帶來了笑聲和掌聲——上海市東遼陽中學的學生擎着一簇巨大的向日葵氣球走進人群,原來,這是學校老師給初三的學生精心準備的送考小禮物。陳子洋是學校的年輕老師。...
上海中考作文評點|語文特級教師沈紅旗:三重關聯,綻放更多的可能 - 天天要聞

上海中考作文評點|語文特級教師沈紅旗:三重關聯,綻放更多的可能

今天(6月15日),2024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開考。上午9時至10時40分,首考語文科目。2024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科目寫作題目如下——這是一道出人意料的好題目。成長是這一年齡學生的第一母題,提干對“成長”做了出色的表述:前提是探索未知,強調了創新的意義;表現一是不斷提升自我,強...
中考首日|民辦初中超額搖號後首屆初三生亮相今年中考,享有“名額分配到校” - 天天要聞

中考首日|民辦初中超額搖號後首屆初三生亮相今年中考,享有“名額分配到校”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於6月15日至17日舉行。2020年上海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明確民辦學校“超額”搖號,今年中考首日,“小升初”民辦初中超額搖號後的首屆初三生亮相,在不選擇生源初中學校,享有“名額分配到校”招生。【老師為學生送考加油】今天一大早,徐匯區梅園中學考點外,西南位育中學初三年級組老師身穿...
組織中學生赴大涼山“支教”,7天收費上萬元! - 天天要聞

組織中學生赴大涼山“支教”,7天收費上萬元!

暑假還沒來臨,一些旅行公司開設的“7天支教研學”活動已提前開售。他們把全國各地未滿18歲的中學生,帶進四川大涼山當“支教”老師,報名費上萬元,住在星級酒店。活動期間,這些學員會向大涼山的孩子授課,還將實地參觀村落。這真的是“支教”嗎?還是披着公益外衣的營利新手段?對此,相關旅行公司的工作人員稱,這種活...
“比高考作文難”“與往年不一樣”!2024上海中考作文題公布!最新點評 - 天天要聞

“比高考作文難”“與往年不一樣”!2024上海中考作文題公布!最新點評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作文題目出爐如果你是考生的話會怎麼寫呢?2024上海中考作文題假如世界是一灘無形的水,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來認識這灘水。成長,就是在一次次對未知事物的探尋中,或拓寬眼界,或增長才幹,或發現規律……同時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取水”方式。請以“我也是個取水人”為題,寫一篇600字...
上海中考場外直擊:人生初考緊張難免,學會從容也是“取水之道” - 天天要聞

上海中考場外直擊:人生初考緊張難免,學會從容也是“取水之道”

圖說:在加油聲中,學生迎來人生初考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下同)上午8時,陽光尚不熾烈。長寧區婁山中學考點外,夏日的風送來一些涼意。家長王女士穿着日常的衣服,手中拿着一個印有“中考必勝”祈福扇子輕輕搖着,神情看上去頗為輕鬆。“中考雖然很重要,但是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考前,我們就商量好了,無論結果如何,...
“學長學姐加油,門門滿分!”中考考場外,初一學弟學妹全班來送考 - 天天要聞

“學長學姐加油,門門滿分!”中考考場外,初一學弟學妹全班來送考

圖說:考場外,初一學妹給初三學姐貼上“大拇指”貼紙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下同)水,滋養生命,折射萬物,也成為今天上午上海初三學生的靈感之源。“假如世界是一灘無形的水,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來認識這灘水……”今天上午,2024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在全市16個考區、205個考點、4602個考場開考首場語文考...
數學界的新星姜萍,17歲的她即將迎戰博士級決賽! - 天天要聞

數學界的新星姜萍,17歲的她即將迎戰博士級決賽!

江大、浙大、香港中文大學,這些名校的師生們此刻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一個17歲少女的決賽成績。她就是姜萍,一個將數學視為愛好的天才少女。姜萍,年僅17歲,卻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數學天賦。在預賽中,她以本科生的水平輕鬆過關,讓人不禁感嘆她的知識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