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9起步的華為Mate 40值得入手嗎?“四大理由”說服您!

最近兩年各大數碼廠商似乎都達成某種默契,一般情況下每發布一款機型都會推出中杯、大杯和超大杯。就連國產手機界的“老大哥”華為也沒能免俗。說句實在話,我做了一年的數碼博主,我本人一項對於“中杯”的配置有一些嗤之以鼻,為了凸顯大杯和超大杯的性價比,基本上都是高價低配,比如華為P40、一加8等等。但這一次華為Mate 40確實讓我覺得是一部很有性價比的“中杯”機型!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外觀,我個人覺得外部設計和Pro版本並沒有太大的差距,158.6MMx 72.5MMx 8.8MM相比Pro要略小一些,重量維持在188g,非常適合單手把持和使用,目前很多5G旗艦機的體積稍大,並且重量都超過200g以上,單手操作還是有些吃勁。另外一個原因是攜帶方便,如果說您是女孩子還好,畢竟一年四季都會背各種各樣的包包來裝手機,如果是男孩子的話相對來說就比較苦惱,在夏天的時候如果不挎包,笨重的手機放在褲兜里行動十分不便還容易掉出去,而這樣輕薄的機型相對可避免這樣的尷尬!最讓我喜歡的是依舊保留了3.5毫米耳機口。

手機正面,我個人更喜歡華為Mate 40的設計,理由:雖然屏幕尺寸僅為6.5英寸OLED顯示器,但曲面弧度相比40 Pro更小,誤觸或是綠屏的概率會更小一些。還有一點是屏幕左上方採取的是打孔式自拍相機,雖然40 Pro是雙挖孔鏡頭,增加了3D深感鏡頭,屏幕遮擋更多,打遊戲的體驗就不會很好。所以我覺得Mate 40會更討遊戲愛好者的喜歡,像息屏顯示、隔空操作以及息屏支付功能有一應俱全,還不良心嗎?缺點:相比大杯40 Pro在分辨率上略差一些,導致視覺感官確實不如40 Pro。不過同樣支持90赫茲刷新率,余承東曾經在發布會上表示,華為不是沒有能力推出高刷屏幕,只是為了使手機續航更長久一些。

硬件方面,華為Mate 40首次搭載麒麟9000E處理器,相比麒麟9000在製程工藝上保持一致,在CPU方面沒有任何差別,僅僅是在GPU和NPU稍微有些縮水。日常使用並沒有明顯的區別,我個人感受僅僅是在遊戲畫質以及視頻以及照相算法速度上來說略差了一點點而已。另外中杯採用的是Z軸線性馬達,而40 Pro則是X軸線性馬達。但像多功能NFC、雙立體聲揚聲器以及LPDDR 5和UFS 3.1都得以保留,還是非常的良心!

續航方面,中杯和大杯之間僅僅差了200毫安的電池容量,另外華為Mate 40 Pro搭配的是66W有快充以及50W無線充電和反向充電功能。而華為Mate 40則是40有線充電和40W無線充電功能,在“回血”方面也沒有落後太多!

至於照相,我個人覺得兩部手機之間差距的也並不是很大,主攝部分同樣採用的索尼定製版的IMX700傳感器5000萬像素,僅僅是廣角鏡頭以及長焦鏡頭略微落後一些,可以說綜合實力Pro會更好一些,假如您不是一個愛照相或是一名視頻博主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非要這樣的配置吧?除非您不差錢!

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價格,標準版的Mate 40的起售價為4999起步,而大杯華為Mate 40 Pro可是6999起步的價位,兩部手機之間相差2000元,就相當於多出一部紅米K30至尊紀念版的錢,難度這點你不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