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終於承認了,“懼怕”華為,不願放棄中國市場!

英偉達開發的RTX 4090顯卡,是當前性能最強的消費級顯卡,按理說這種面向民用市場的消費級顯卡應該在全球市場流通銷售,但美國還是要求英偉達將這顆芯片在中國市場下架了。

前段時間,美國修訂了ECCN 3A090和4A090規定所管控的物項,除了將英偉達A100、A800、H100、H800等面向企業級客戶的AI芯片列入以外,還新增了RTX 4090這顆消費級顯卡。

如此一來,官方銷售渠道全部下架了,國內市場RTX 4090的售價更是水漲船高,此舉引發了大批網友不滿,因為禁售也會導致很多遊戲玩家和視頻創作者受到了衝擊。

不過英偉達很快就做出了調整,既然RTX 4090不能面向中國市場銷售,那麼就做一款“馬甲版”的RTX 4090特供給中國市場,據說這款特供版將被命名為RTX 4090D,預計2024年1月份上市

但英偉達此舉卻遭到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點名批評,她表示:英偉達研發一款性能略低於商務部設定出口限制的芯片,向中國出口,可能會適得其反。

從雷蒙多的一系列言論來看,她似乎對英偉達向中國市場推出特供版RTX 4090感到很不滿意,極有可能會進一步對英偉達的商業行為進行干涉,很多國內消費者也對此感到擔心。

不過就在近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接受採訪時就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後續的計劃,他表示:即便有新規的壓制,英偉達仍未放棄中國市場,目前依然在開發特供芯片。

同時,黃仁勛還分享了兩個自己的觀點,這兩個觀點也被外界視為英偉達懼怕華為、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的真實寫照。

一方面,黃仁勛表示中國市場佔英偉達銷售額的20%左右,所以會繼續“完美”遵守貿易法規,並在中國市場上推出一套完全符合美國新規的產品。

從這點可以看出,即便遭到了雷蒙多的點名批評,黃仁勛仍不會放棄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畢竟中國為英偉達貢獻了20%的銷售額,這個市場黃仁勛放不下,英偉達的股東也不會同意放下。

所以面對當前的處境,黃仁勛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搏一搏,因為如果和中國市場做出切割,英偉達的營收也必定會出現斷崖式的下滑。

另一方面,華為正在成為英偉達最害怕的競爭對手之一,這也是黃仁勛更擔心的一點。

黃仁勛在採訪中提到,在生產最好的人工智能芯片競爭中,華為是英偉達“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之一。他認為,華為已經成為中國的芯片巨頭了,並憑藉麒麟9000s重新歸來了。

從這段話可以理解,如果英偉達聽從美國的禁令和中國市場做出切割,甚至不願意推出特供版芯片,那麼必定會倒逼中國自研出GPU芯片,因為華為已經證明了這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在美國的制裁下,華為無法繼續生產麒麟芯片,也無法買到美國5G芯片,所以華為就更加努力地攻克這個困難,自己造出了完全不含美國技術的5G芯片。

麒麟9000s的誕生,也證明了華為有實力造出完全不含美國技術的先進芯片,並將中美之間的半導體技術差距縮短到了2-3年。

其實除了華為以外,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公司正在規模化形成,早些時候黃仁勛就表達了這份擔憂。他提到,中國大陸目前有50多家公司正在開發可與英偉達產品競爭的技術,對公司的發展很不利。

黃仁勛或許也是看到了這點,清晰地認識到華為等中國企業有實力成為英偉達在AI領域最強的競爭對手,所以更不敢放棄中國市場了,一旦有絲毫懈怠,就等於是在給華為自研芯片機會。

但從長遠來看,無論黃仁勛是否願放棄中國市場,都無法阻止國產芯片前進的腳步,從麒麟9000s到最近的龍芯3A6000桌面處理器,都在說明這一切。

隨着科技不斷創新和國家支持政策的積極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必將走向更廣闊的發展道路,技術不斷升級,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為中國科技創新注入新動能。

未來,在全球半導體競爭中,中國必將嶄露頭角,為世界科技格局注入更多中國元素,展現卓越的技術實力和產業活力。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