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強光刻機企業實力如何?全球範圍來看真的只有三流水平?

說起國內光刻機製造企業,上海微電子稱第二沒有哪家企業敢說第一。那麼國內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上海微電子在全球範圍內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呢?先簡單介紹一下上海微電子集團。

成立於2002年,去年傳出交付28納米光刻機

上海微電子的全稱是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企業的改制發展,2002年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張江高科技園區正式成立。

7年後的2009年上海微電子交付了首台先進封裝光刻機產品;2007年600系列光刻機問世,最小可滿足90納米的光刻工藝;2012年公司生產的光刻機首次實現海外銷售。

自90納米光刻機被研發出來後上海微電子的前進腳步慢了下來。由於技術、資金、人才、國際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製造技術長時間沒能取得新的突破,這段時間裡以荷蘭ASML為代表的先進光刻機製造企業高歌猛進,牢牢把持着高端光刻機的生產“秘訣”。

直到去年上海微電子傳來好消息,28納米光刻機取得突破,據傳已經實現了交付。與此同時,通過多次曝光技術新款光刻機能夠用於14納米芯片的製造,讓我們看到了光刻機領域趕上西方國家企業的希望。

不過,從目前光刻機製造領域的全局來看,上海微電子與一流水平依然相距甚遠,產品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還沒有拿到高端市場的入場券。

全球頂級光刻機製造廠商數量不多但都很能“打”,擁有強大的技術壁壘、高深的護城河,其他廠商難以逾越,上海微電子處於第三梯隊。

荷蘭ASML獨霸全球,無人能出其右

根據ASML的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一共賣出了345台光刻機,其中40台為EUV光刻機,而去年全球一共就成交了40台EUV光刻機,換言之,這個世界上能夠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只有ASML一家。

此外,技術上稍遜EUV的ArFi、ArF Dry也是ASML說了算,市場份額佔比均相當高。在中高端光刻機領域ASML是獨一檔的存在,優勢比台積電在芯片代工領域還要大,更不要說芯片設計軟件領域的三強爭霸了。

產品獨霸全球讓ASML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凈利潤與利潤率高到驚人。2022年ASML實現營業收入211.7億歐元,凈利潤達到了56.24億歐元,由此可以計算出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達26.56%。要知道ASML是一家製造業企業,超過25%的凈利率不僅遠超同行,其它製造業企業同樣望塵莫及。

以汽車行業為例,利潤率獨樹一幟的特斯拉也只有15.45%,豐田、通用、大眾等不到10%,去年賣“瘋”了的比亞迪只有4.18%。“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是說說而已,技術壟斷給企業帶來的財富遠比市場壟斷要強得多。

日本的兩家企業守在第二檔

說起佳能尼康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相信絕大部分朋友想到的是相機,這兩家公司的相機類產品聞名全球。不過,人家可不只是生產相機,光刻機領域也是拳頭產品。

日本曾經一度是半導體芯片領域的霸主,後來雖有所衰退但高端製造業的底子還在,佳能和尼康加一起佔據着全球光刻機市場35%的份額。

光刻機按照技術先進性可以分成五代,分別是g-line、i-line、KrF、ArF和EUV,之前已經提過最先進的EUV市場只有ASML一個玩家,次一級的ArF市場由ASML、佳能和尼康瓜分。當然,兩家日本企業與ASML同樣存在不小的差距。2022年ASML總共生產了109台ArF光刻機,佳能與尼康加一起剛到ASML的零頭。

佳能和尼康的主要精力放在了KrF和i-line上,尤其是i-line,銷售量超過了ASML,由此可見第二檔的兩家日本企業與獨一檔的ASML差距明顯,只能在對方不怎麼在乎的中端市場“撿漏”,無法染指高端光刻機領域。

不過,我們可不能把佳能和尼康看成是省油的燈,它們的“弱”只是相比於全球霸主而言,比世界上的其它廠家要強得多,在KrF以及i-line市場上相當於是ASML的存在,也算對得起第二檔的名號。

國內第一的上海微電子處於全球第三檔次

EUV與ArF領域就不說了,連尼康和佳能與ASML都存在巨大的鴻溝,上海微電子在KrF和i-line領域有一席之地嗎?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這麼認為。

不過,一席之地僅在國內市場,上海微電子在國內市場佔據着超過80%的份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靠着上海微電子的600系列光刻機產品國內在低端光刻機領域是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日本、荷蘭三國對咱們的限制只局限於EUV和ArF領域,他們知道國內企業能夠生產KrF和i-line光刻機,限制了也沒什麼實際作用。

而在光刻機海外市場上海微電子的產品依然無法和光刻機三巨頭比擬,產品是設計出來了但成本與售價上沒有優勢,很難在海外市場吸引到買家。

全球能夠獨立生產k-line及以上光刻機的國家很少,需要的只能進口,中國的光刻機製造行業雖然還未達到荷蘭、日本的水準但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的國家,至少KrF領域能靠上海微電子解決,所以第三檔並不能簡單地視為三流水平。

隨着28納米光刻機的交付,上海微電子與三強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政策導向十分明顯,相信有朝一日會由量變發展成質變,不僅能夠自給自足還能如AMSL、尼康和佳能那樣將光刻機賣到國外。

先進制造業的轉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希望國內能夠湧現出更多類似上海微電子的企業,也期盼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可以加快追趕步伐、儘早躋身全球一線範疇。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