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有顯卡還要啥新年禮物——Intel A770獨顯開箱測評

冬去春來又是冬,新年快樂~~

Hello大家好我是尤娜,硬件數碼愛好者一隻。本次開箱測評的顯卡/處理器/主板均由熱心群友提供,在此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過去的2年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堪稱PC用戶的噩夢年——遊戲和許多專業辦公都需要顯卡,但卡價飛漲、一卡難求的日子真的太痛苦了。來到歲末,顯卡價格終於恢復了正常,我和小夥伴們擊掌相慶,有顯卡還要啥新年禮物!

許是巧合,在大家記憶中一直以處理器巨頭形象存在的藍色巨人Intel,也在這個時間點帶來了他們的高性能桌面端獨顯——英特爾銳炫 Arc A770(下文簡稱A770)。作為處女作,它的性能能否令人滿意?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開箱外觀

小科普一下I卡的命名規律——

  • 首字母A代表代數(本代架構名為Alchemist“鍊金術士”,簡寫Arc),按目前的信息推測下一代將會是B,再下一代是C……
  • 第一位數字3代表定位,3入門5主流7高端(其實就跟大家熟悉的i3/i5/i7一樣嘛,以後沒準還會有發燒定位的9系列)。
  • 第二位數字7代表定位內的小分級,數字愈大愈好;第三位數字0則是佔位性質,為可能推出的代內續作留白。

因此A770屬於高端定位,事實上它是這一代獨顯里地位最高的“旗艦”。我手裡這塊A770為Intel公版,相比百花齊放的非公版,公版顯卡往往更彰顯芯片廠商的品牌影響力,包裝、外觀都是簡潔不浮誇的風格。

開放式雙風扇設計,風扇上面並沒有任何LOGO。相比渦輪風扇,開放式風扇能很好的控制住風噪,不過散熱效果相應也會更多依賴機箱風道。

顯卡僅佔用雙槽位,“身材”在大塊頭橫行的今天可謂相當“苗條”了。A770公版的供電設計為8+6 Pin,正常而言500W電源已足夠帶動,考慮到餘量,還是建議大家買至少600W的電源與之搭配。

顯卡背板採用了富有科技感的條紋設計,“ARC A770 Limited Edition”的LOGO樸素卻醒目。透露一個小知識嗷,當顯卡過時以後,最保值也最具收藏價值的,往往就是這類公版。

A770提供了1個HDMI 2.1和3個DP 2.0接口,通過它們均可輕鬆帶動4K 144Hz的UHD高刷新屏幕。

測試平台

我選擇了12代酷睿i5-12600KF處理器與A770組成“3I平台”,這個搭配十分均衡,遊戲辦公皆能,是目前最為推薦大家選購的裝機配置之一。

主板座駕則是來自微星B660M MORTAR(迫擊炮)WIFI D4版,它擁有12項60A供電能力,最高可以帶動i9-12900K/i7-13700K級別的處理器穩定運行。WIFI版的特色是散熱馬甲呈銀白色,擁有側透機箱的同學,可以考慮圍繞它組建一套白色主題的裝機。

上機實拍圖,與友商的公版顯卡不同,A770身上多了一圈環繞燈帶,連同風扇都有漂亮的燈光(默認為藍紫漸變色)。頂端的Intel ARC LOGO則是簡約的白色常亮光。

喜歡顏值向裝機的同學,建議購買具備相關支持的機箱或延長線,將顯卡豎裝,再搭配冷頭位置具備燈效的水冷散熱器,整機燈效會非常好看。樸素向的同學則可直接按傳統方式橫裝顯卡,然後選配無光的塔式風冷(如我這個平台用的超頻三K4),或者那種冷頭位置是一圈白光的水冷,搭配起來效果也相當不錯。

最新版本的GPU-Z可以準確讀出A770獨顯的信息。它採用TSMC 6nm工藝製造,擁有512個執行處理單元(EU),16GB GDDR6顯存,位寬是高端顯卡較為標配的256bit。

理論跑分

許多同學可能不太清楚各種跑分各自的意義,這篇測評也可以當作小科普。這6個跑分項目都來自3DMark(不是3DMark 11)。

Time Spy放在最前面,是因為就目前而言,它是最能代表顯卡在Windows 10/11下遊戲性能上限的分數。它反映顯卡在2K(2560*1440)分辨率下的DX12性能

A770跑出了13000+的分數,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許多同學可能正用着搭載i5-1240P或者是i5-12500H的筆記本,它們的核顯跑這個成績約1350,A770幾乎是它們的恰好10倍;全能本上偶爾能見到的A380M獨顯這個分數則是約3400,A770是它的約4倍。

Fire Strike反映顯卡在1080P(1920*1080)分辨率下的DX11性能,大致可以對應絕地求生一類高幀競技網遊的表現。由於對顯卡壓力偏小,這個測試跟魯大師差不了多少(舊版魯大師也是DX11),當顯卡強到一定程度以後,這個分數會更考驗CPU和內存的性能。

A770的發力重點更多在DX12而非DX11,但這一分數依然達到35000+。

Fire Strike Extreme和Ultra各自就是Fire Strike的加強版,分別反映顯卡在2K和4K(3840*2160)分辨率下的DX11性能,大致對應GTA5、刺客信條大革命等較老3A的表現

A770在這兩個項目里的成績分別約16000/7000。

Time Spy Extreme是所有測試里壓力最大的一個,反映顯卡在4K分辨率下的DX12性能。A770仍然跑出接近6500的分數,相比2K分辨率“縮水”幅度約一半,256bit顯存位寬在這裡起到了不小作用。

Port Royal反映顯卡的光線追蹤遊戲性能,不支持光線追蹤的顯卡會無法運行。

儘管Intel獨顯還剛剛起步,光線追蹤能力卻非常值得表揚。A770在這一項跑到了7000+的分數,已經足夠在2K分辨率下駕馭古墓麗影暗影、戰地5等著名的光追遊戲。

遊戲實測

老規矩匯總放上面,詳細截圖放下面,太長不看的同學可以只看匯總以後快進。畫質詳見柱狀圖表,其實基本都是最高畫質。

最低幀數統一以1%為準,0.1%受物理因素干擾變動太大。有些遊戲的測試腳本顯示的是0.1%最低幀數,1%是我手動記錄的。

1080P遊戲實測

1080P分辨率下,遊戲表現往往不止看顯卡。CPU的單核/緩存性能、內存帶寬/延遲等等都會成為決定因素,因此這一節的測試成績僅供大家參考。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是一款歷史較為悠久的FPS競技遊戲,但背靠備受好評的起源引擎,它的畫質並不差,優化也十分強力。

A770在1080P下跑出平均371,最低221的表現(最低幀數我取的是前方有爆炸的場景,這個測試腳本的煙霧密度過大,煙霧裡面的幀數其實不具備代表性)。離當下的主流遊戲顯卡仍有一些差距,但已經比首發時候強得太多了,Intel較新更新的驅動對這類DX9老遊戲起到了“戰未來”效果。

絕地求生是一款誕生於2017年的現象級網遊,至今仍經久不衰。它的優化就今天看已經相當出色,但想開“全極致”還是需要顯卡達到一定程度才行。

這款遊戲採用的是DX11 API。A770跑出平均133,最低84的表現,相對比較一般。

古墓麗影:暗影是一款發售於2018年的3A大作,它具備光追畫質,且同時支持了“御三家”的全部超採樣技術,是硬件評測里經常登場的遊戲。

前面提到Arc獨顯的光追技術是緊隨時代級別的,果然在這款遊戲里得到了較好體現。A770在最高畫質下跑出了平均118,最低87的幀數。

即便將光追畫質開至最高,也有平均78,最低59的較好表現。如果仍不滿意,你還可以打開Intel的開源超採樣技術——XeSS,但1080P分辨率開這個未必划算。

極限競速:地平線4是來自微軟的一款大作,畫面絕佳且優化極其出色,是史上評價最好的競速遊戲之一。

這款遊戲跟前面古墓麗影一樣採用了DX12 API。A770跑出平均144,最低123的表現,比絕地求生要強得太多了,正常在CPU/內存相當時,它的1080P幀數應該跟絕地求生差不多才是。

全面戰爭:三國是一款策略類遊戲,不過擁有栩栩如生的畫面,在視覺觀感上完勝了傳統的光榮三國志系列,至於遊戲性就見仁見智了。

這是一款DX11遊戲,A770的表現有些poor,幀數為平均71,最低66。

荒野大鏢客:救贖2是來自R星的看家大作,完美再現了19世紀美國西部的人情故事。

這款遊戲採用了相對比較少見的Vulkan API,A770表現不錯,平均幀數竟然來到93之多,1%最低幀數也有64。

賽博朋克2077則是“波蘭蠢驢”CDPR的看家大作,它的開放世界之廣闊,同屏元素之豐富,勝過了當下市面上幾乎所有遊戲,但與此同時對顯卡的需求也暴增。

A770在1080P超級畫質下跑出平均61,最低45的表現,這個遊戲不支持XeSS,平均幀數在同級顯卡里其實算比較正常了。

最後來跑一款國產網遊大作永劫無間,它是本世紀初紅遍網吧的“流星蝴蝶劍“之精神續作。

這是一款DX11遊戲,而且也沒有添加針對XeSS的支持,不過A770的表現相當不錯。極高畫質+TAA抗鋸齒下,平均幀數104,最低幀數77。

2K遊戲實測

2K分辨率下遊戲瓶頸會更多落在顯卡,這一段測試相比上一段會更有參考意義。

CSGO的表現仍相當不錯,平均幀數288最低167,有1080P分辨率的7成以上表現,充分說明其實它更多是吃CPU。手裡擁有A770這種級別顯卡的同學,玩這個遊戲其實duck不必勉強自己降畫質降分辨率。

吃雞的表現下降幅度其實更小,平均仍有124,最低82。如果對這個幀數仍不滿意,你可以考慮開“三極致“的畫質,也就是抗鋸齒、材質、視距三項設為超高,其它全部非常低。

古墓暗影不開光追時的表現為平均87,最低67;

開啟後則是平均56,最低43。此時便可以請出XeSS救場了,調到“質量“檔實測可以提升20%左右的幀數,這樣就可以全程光追流暢遊玩,而且畫質在2K分辨率下,相比原生其實可以說一點損失都沒有。

關於XeSS——

  • 它只能算部分開源,雖然N/A/I三家顯卡都能用,但並非每個型號都能用。詳見下一段。
  • 它的算力來自顯卡里一種叫DP4a的指令集,因此不支持這個的顯卡是開不了的——N家是10系及更後的支持;A家是5000系及更後的支持,核顯則要6000系及更後的才可以;I家是從初代Arc開始,核顯則要11代(不一定要Xe)及更後的才可以。其實I家11代及更後的CPU本身也支持DP4a,理論上不支持DP4a的顯卡,也可以通過搭配這種CPU實現支持,實際未知。
  • 由於本身會佔用一定顯卡算力,因此XeSS的效果也並非統一,正常而言越新出的顯卡效果會越好。I家獨顯效果會比其它家更好,因為它具備類似N家Tensor Core的XMX引擎,可實現硬件XeSS;而其它家屬於軟件XeSS。

地平線4的表現仍然達到平均125,最低109,根本無需降低畫質也可絲滑飆車。

全戰三國在2K最高下有些慢了,平均52最低46。雖然這種策略遊戲其實不太吃幀數,但還是希望Intel能把自己的DX11遊戲表現優化一下,畢竟前面的理論跑分並不弱。

大表哥2則還是本色發揮,平均72最低58,表現甚至勝過了全戰三國在1080P下的。

賽博朋克它有些力不從心,平均48最低37。可以考慮降低一檔畫質到“高“遊玩。

永劫無間的表現也還不錯,平均74最低63。值得留意的是0.1%最低幀數反而比1080P時候更高了,明白為什麼我說一味降低分辨率畫質並不可取吧。

桌面使用/辦公相關

相比在不斷努力優化的遊戲,桌面辦公其實是Intel Arc獨顯更擅長的東西,畢竟長期以來Intel就一直在硬件加速領域耕耘。PCMark 10跑出7341的總分,數位內容創作(修圖渲染剪視頻)更是突破了15000分(其實總分更多是被電子表格一項拖累了,裡面有一般人不太用得到的蒙特卡洛/能源市場運算)。

Adobe 2022的測試,PS總分突破了1000,AE距離1000也非常近。這套評測系統是取的“相對值”,以一台2021年的頂級電腦(12核處理器+旗艦顯卡+64GB內存)的成績為1000分,可見Arc獨顯確實具備非常強的媒體創作性能,用來做動畫渲染非常合適。

視頻解碼本也是Intel一貫強項,但最新版本的PotPlayer開啟硬件解碼,4K 120FPS視頻還只能跑到70幀左右,8K 60FPS視頻也稍低了一些在50幀左右。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是完全沒問題的;而此前看過我筆記本評測的同學也應該很清楚,Xe核顯就已能輕鬆把4K/8K跑滿。看來Intel還需要和PotPlayer深度合作優化一下。

功耗與溫度

目前MSI Afterburner一類監控軟件尚不能讀出Arc獨顯的功耗,因此我採用GPU-Z軟件結合ROG電源自帶的功率顯示功能,展現A770顯卡的功耗水平。

A770待機功耗稍微有些高,來到了35W。搭配i5-12600KF CPU和3600MHz CL16雙通道內存時,ROG電源讀出來的整機功耗在95W左右。

播放嗶哩嗶哩彈幕視頻時,A770軟件顯示的功耗在60W出頭;整機功耗165W左右。

Furmark開啟1080P分辨率+4倍抗鋸齒單烤顯卡,A770軟件顯示的功耗在175W左右,整機功耗295W左右,溫度66℃相當涼快。玩遊戲時則會因為CPU功耗的上升來到340W左右,因此我說其實500W電源是足夠帶動它的。

點評與購買建議

綜合看來,Intel Arc系列獨顯對DX12、Vulkan等較新的API支持是比較強力的;DX11、DX9等較老的API就相對弱勢一些(相信隨着驅動的持續優化,以後會更好),A770作為一張2K遊戲顯卡整體仍比較合格。好在DX9/11時代的老遊戲,配置要求放今天看普遍也都不怎麼樣了,A770仍然可以憑藉“大力出奇蹟“征服它們。

辦公領域是A770獨顯強項,尤其PS、PR等數位創作。重度遊戲玩家在預算有限時,選擇誰家顯卡可能還需要斟酌;但如果主打Adobe全家桶,A770將會是你很不錯一個選擇,畢竟它還有同價位很少見的16GB大顯存。

從功耗與位寬看,7系列顯卡並非Intel的上限。它對標的其實就是友商在相同或者稍高價位的產品,未來不排除會有跟i9一樣更強的9系列顯卡的出現。

當下2K+高刷顯示器已經相當普及,預備新年裝機的同學,按照我這一套裝備(主板其實還可以降低一些)組一台機器,是可以流暢體驗市面上絕大多數遊戲的。

目前京東自營A770公版顯卡一直缺貨,沒有特殊信仰的同學,可以考慮購買藍戟一類的非公版;A750顯卡除去僅有8GB顯存可選,核心規模和A770差距很小(僅少了4組Xe核心)。如無大顯存需求,也可考慮入手A750,它還有中國大陸特供的限量版本可選。

B660M迫擊炮價格對i3/i5非K用戶可能偏貴,如無升級高U的需求,也可用次一級的PRO-G代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