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有媒體報道稱,台積電7nm家族產線利用率已經不足50%,並且關停了部分EUV光刻機,原本的擴產計劃也已經處於暫緩狀態,主要以28nm為主,這一消息也引發了外界種種猜測,到底是有了新的製程替代了7nm工藝,還是因為消費需求疲軟,下游廠商砍單造成的呢?
目前,台積電官方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句,“不予置評”,不過從今年手機廠家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蘋果計劃將新款iPhone產量至少削減300萬部,將全年手機產量目標下調到8700萬部;三星電子也將2023年智能手機規劃產能目標下降了13%,約2.9億部。
其實國產手機也好不到哪裡去,較早之前就有知情人士透露,vivo和OPPO均將二、三季度的訂單減少約20%,小米也將全年的目標從2億部降低到1.6億部到1.8億部,這也就導致了高通、聯發科不得不向台積電砍單,另外內存顆粒大廠SK海力士和美光為應對庫存問題也在採取節約資本開支措施。
由此可見,7nm芯片的減少與下游廠商有着很大的關係。那麼,減產一半,對於台積電營收影響到底大不大呢?
根據台積電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僅7nm製程工藝的芯片,就為台積電貢獻了26%的營收,加上5nm的28%,僅7nm和5nm製程工藝的芯片總營收就達到了54%,所以影響其實還是蠻大的。
不過,這些好象並沒有對台積電造成多大打擊,根據此前台積電財報會的介紹,雖然7nm芯片訂單縮水了,但5nm以下的訂單卻已經拉滿,尤其是3nm製程的芯片需求遠超台積電的供應量,表示明年3nm可能一直都是處於滿載運行狀態,除了3nm芯片外,台積電還表示5nm和4nm 芯片需求也很旺盛,比如的AMD Zen 4 的Genoa 和 RDNA 3 的 GPU,另外還有高通驍龍 8 Gen 2 也將採用 4nm 製程製造,所以台積電認為這些更加先進制程的芯片,也會讓他們忙不過來。
當然,這只是台積電單方面的說法,一切還要看明年的市場消費力,畫再大的餅,到時候消費力不強,再先進的製程,訂單量也會面臨砍單的風險。
其實,我們也不用太羨慕台積電,畢竟7nm以下的芯片在全球佔比並不高,有數據顯示僅2021年,全球芯片消耗量就達到了1.15萬億枚,其中有80%以上的芯片來自14nm及以上的芯片,而7nm以下的芯片僅佔了10%的市場份額,這也就意味着有90%的市場需求,來源於7nm及以上製程的芯片,這也就是為啥中芯國際和台積電都要大力擴建28nm生產線的真正原因了。
其實DUV光刻機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一是可以向ASML繼續購買,二是國產DUV光刻機也在不斷突破,前段時間有媒體曝出上海集成產業已經突破14nm製程工藝(不知道消息來源是否可靠),如果屬實的話,意味着在未來幾年將有接近70%的芯片我們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今年前7個月進口芯片已經減少了430億顆,自給率同比去年提升了20%。
另外,根據SEMI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由於受相關《禁令》的影響,美國半導體行業今年的損失預計將超過1100億美元以上,這也近一步證實了我們的國產芯片正在加速提升自給率。
不管怎麼說,只要抓住了消費電子芯片大市場,也就抓住老美的七寸,高端光刻機我們一樣不耽誤研發,當然也包括繞過EUV光刻機技術,最終讓他們發現禁來禁去只是禁了一個寂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