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台 5800X + 3090Ti 的主機,兼顧遊戲與生產力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提爾皮茲

前言

Zen4 出來了,目前價格不太友好,主板也略貴,單單 7600X 的價格,跟 5800X 差不多,更別提 5800X 可以用高性價比的主板 B550 迫擊炮/重炮手,把 CPU 、主板、內存條的錢省下來,就能換上好顯卡,極端點的就是換 3090Ti 了。 3090Ti 作為目前 ATX 3.0 供電的唯一在售民用級顯卡,跑生產力還是非常強悍的,遊戲更是不用說。我們來看看這個昨日黃花性能如何。

主機與配件

成品

CPU


▲ emmmm ,我記得之前京東是 2000 元左右的價格,現在又回到 3000 了? 5800X3D 都 2599 元,我不理解....

主板


▲ 主板採用微星的 B550m 迫擊炮。這款主板大家都懂得吧。

內存

▲ 內存採用雷克沙 雷神鎧 DDR4 3600 8G*2 。這對內存條擁有出色的價格優勢,雷神鎧系列擁有極為出色的風冷散熱器兼容性與主板兼容性,可以方便用戶搭配出高性價比的風冷主機。

▲ 雷克沙雷神鎧系列的外包裝很簡約,正面就是產品的外觀跟產品的型號、LOGO、以及內存容量、DDR4 3600 的規格頻率,背面就是產品的簡易說明書。

▲ 雷克沙 雷神鎧的造型非常簡約美觀,散熱馬甲有點像微微張開的翅膀,中部為深灰色的雷克沙LOGO,左右對稱衝壓凸起的批花陣列,在點綴的同時,讓產品更像張開翅膀的銀翼。內存的散熱馬甲非常不錯,做工出色,邊緣過渡很自然,手感圓潤。

▲ 有銘牌的這一面安裝時朝向 CPU 。背面與正面在造型上區別不大。

▲ 雷克沙雷神鎧 DDR4 3600 系列內存條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的兩個超高兼容能力:

因為內存的高度是標準的內存高度,所以對於風冷散熱的兼容十分出色

與主板的兼容性十分出色,只需一鍵 XMP 即可開啟 DDR4 3600 C18-22-22-42 的出色性能。

內存立起來後,可以感受到立體的簡約設計以及邊緣圓潤的外觀造型,可搭組裝出顏值較高的主機。

▲ 銘牌上又雷神鎧的運行參數——DDR4 3600 C18-22-22 1.35v 。內存顆粒實測是來自三星的。

▲ 內存頂部有鏤空陣列,可以更好的藉助機箱 or 散熱器的自然風道加以散熱,達到提升內存運行穩定性的效果。

▲ 雷克沙雷神鎧與 冰立方 620 的散熱風扇之間還有非常不錯的間隙,可以最大化利用散熱風扇的風道進行散熱。從這裡也可以看到雷神鎧出色的風冷散熱器兼容性。

顯卡


▲ 顯卡用影馳 RTX 3090Ti 星曜,4090Ti 已經快上市了,我知道了。

3090Ti 比較不會被送去挖礦,性能也非常強勁。

外包裝正面是二次元濃度非常高的星曜娘...........好像整個星曜顯卡系列正面都是這個調調。

▲ 背面展示的是顯卡的特點。

▲ 內里配件全家福,配件里除了最重要的 3090Ti 星曜之外,還標配磁吸式底座顯卡支撐架,ATX3.0 12VHPWR 轉 3*8pin 的轉接線。以及針對小機箱的 2槽 PCI 擋板,以及一條 RGB 信號線。

▲ 影馳星曜系列顯卡以高顏值 + 正面白色外觀著稱,超高的顏值加上整體水晶般的外殼,配合上通電之後的可控 VRGB,運行起來非常流光溢彩。

▲ 正面是兩大(102mm)一小(92mm)的 RGB 散熱風扇配置。顯卡在高度上為越肩高設計,加上厚實的三槽厚度,顯卡整體的散熱規模非常龐大,顯卡也非常的重。

▲ 三槽的顯卡厚度,其中兩槽為散熱器的厚度。標配 SLi 金手指並用保護套加以包裹。

▲ 星曜的 LOGO 處有 VRGB 燈,可以通過 ATX 3.0 12VHPWR 旁邊的 VRGB 接口+數據線的組合跟主板的 ARGB 接口連接,實現可控 VRGB。旁邊還有個顯卡電壓檢測口,留給高玩用的接口。

▲ 純白的一體式金屬散熱背板,在沒有 PCB 的部位做了鏤空處理,可以更好提升顯卡的散熱能力。背板上也有星曜的 LOGO 。

▲ 原先默認安裝的是三槽厚度的 PCI 擋板。顯示輸出接口為 3*DP 1.4 + 1*HDMI 2.1 ,最大支持 8K 分辨率 HDR 模式。

▲ 標配贈送一個磁吸式底座合金顯卡支撐架,可以最大支持 SLi 模式的雙顯卡。

散熱器


▲ 散熱器選用九州風神的 冰立方620 白色版,這款風冷散熱器兼容 AM5 ,搭配 5800X、7600X 使用的話,效果非常出色,達到了靜音與散熱溫度的兼顧。

九州風神最近的產品外包裝都改換成這種小清新風格,正面有產品的縮略圖。

▲ 冰立方 620 的外觀為通體純白色,造型非常養眼,整體是 12cm 的 FDB 靜音風扇搭配經白色陽極氧化工藝的散熱塔,可以極大的兼容眾多 ATX 機箱。雙散熱塔+雙風扇,搭配上 6 根特調逆重力熱管,標稱最大散熱能力為 260W TDP。

▲ 雙塔的結構,採用矩陣式散熱片設計,散熱鰭片之間採用折 fin 與扣 fin 雙重保障,確保散熱鰭片之間間距穩定。散熱鰭片與熱管之間採用穿 fin 工藝,穿 fin 率在 95% 以上。

▲ 純銅底座銑出微凸表面,可以增大與 CPU 頂蓋的接觸面積,最大程度傳導 CPU 熱量。純銅底座與 6 根特調逆重力熱管採用焊接方式,高效傳導熱量。

SSD


▲ SSD 選用金士頓的 KC3000 1TB,官方定位它為驚艷級 PCIe 4.0 x4 NVME SSD。背面的開孔可以看到 SSD 上的銘牌。

啊?為什麼沒有正面圖,因為廈門最近不是疫情嘛......我噴了酒精導致外包裝褪色了............

▲ 金士頓 KC3000 除了盤本體外,還送兩顆 M.2 緊固螺絲,以及一把專用螺絲刀。

▲ 金士頓 KC3000 1TB 是單面 SSD 正面採用半高式石墨烯鋁製散熱片,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整體安裝上主板標配的散熱片或者 SSD 專用散熱器,最大化提升 KC3000 1TB 的散熱性能。

▲ 半高式的石墨烯鋁製散熱片十分爆,厚度比一般的導熱硅脂片還薄。

▲ 背面就是產品的銘牌貼紙,這是產品的保修憑證,不要輕易撕毀哈。

▲ 我很好奇的 KC3000 裡面的配置,因此我輕輕揭開石墨烯鋁製散熱片。便看到產品的真容。

映入眼帘的竟然是雙通道 DDR4 緩存顆粒,一般這個配置用在旗艦級 2TB 以上。

由於鋁製散熱片極容易產生凹凸感,我不建議用戶拆除它。

▲ 主控是 群聯 PHISON 的 PS5018-E18-41 主控,這款主控最重要的特點是——12nm 製程,支持 176 層閃存顆粒,以及 PCIe 4.0 X4 配置。

主控下面是來自南亞的 DDR4 3200 512MB *2 的雙通道高速緩存。

▲ NAND 顆粒是金士頓自行封裝的 NAND 顆粒。

▲ 用 NVME flash id 查看 NAND 真實身份,果然是我們的老朋友——鎂光的 176層 3D-TLC NAND 顆粒 B47R。

▲ 貼回已經輕微變形的石墨烯鋁製散熱片,準備裝上主板標配 M.2 散熱片。

電源


▲ 電源我原先使用的是 850W 的金牌電源,但是考慮到 3090Ti 那個功耗,果斷救急拍下 1000W 電源保平安。電源採用九州風神的 DQ1000M-V3L 金牌全模組電源。它採用耐高溫長壽全日系電容,支持智能啟停風扇。

▲ 雖然外面有保護氣泡墊,然而還是被快遞摔成這個樣子........萬幸,內陷的位置是模組線的位置,比較不要緊。

九州風神外包裝風格趨於簡潔,正面是產品的圖例,背面就是產品的說明書,包換轉換效率,風扇運行曲線等。

▲ 配件一覽,值得一提的是,DQ1000M-V3L 金牌全模組電源針對時下顯卡越來越高的功率以及大家越來越拋棄 SLi / Crossfire,電源的 PCIe 8pin 接口不再以多為特點,反而是針對時下的流行,改成了 PCIe 6+2pin 單條單接口,以最大化保護顯卡跟電源。標配 2 * CPU 8 pin,能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 採用 12cm FDB 靜音軸承風扇,實際運行時整機運行噪音控制非常出色,能夠集中注意力玩遊戲、做專業生產力任務。

▲ 電源的轉換效率達到了 白金級別的效能,在保證 1000W 的輸出功率的前提下,電源的尺寸做到了標準的 ATX 電源大小,極大的提升了電源的兼容性。

▲ 兩個側面都是這樣,僅有一個九州風神的 LOGO 。

▲ 全模組線接口雖然數量不多,但是 +12V 的重要設備都採用單線單接口,最大化的保證高功率重要設備的平穩運行。

▲ 在 AC 電源輸入端有總控開關。採用方形通風孔,內里採用全 LLC 橋式電路 + DC-DC 直流轉換,轉換效率非常出色。

▲ 電源的底部有銘牌貼紙,上面註明了電源的輸出功率。其中 +12V 的輸出功率為 999.6W ,足以應付 3090Ti 這個電老虎

機箱


▲ 機箱還是採用九州風神的幻城白 CK500 機箱,這款機箱兼容性出色,擁有非常不錯的風扇位跟防塵處理,顏值也非常不錯。自帶的顯卡支撐架配合影馳的合金顯卡支撐架,可以對 3090Ti 這種超重顯卡進行多點支撐,以最大程度保護高端顯卡與主板。

▲ 前置快拆磁吸式面板可以很輕鬆取下,內里有卡扣式的防塵網,平常可以十分方便的清灰。機箱標配兩把 14025 靜音散熱風扇。前面板區域可以最大支持 360 / 280 水冷,或者 3 把 12025 / 14025 散熱風扇。

▲ 機箱內里五金架構十分優秀,機箱內空間十分寬廣,實測裝入 3090Ti + 雙塔散熱器,也有非常充裕的安裝空間。整個機箱可以實現除主板、顯卡外的免工具拆裝。

頂部可以支持 240 / 280 水冷或者 2把 12025 / 14025 散熱風扇。

頂部採用磁吸式防塵網,可以輕鬆除塵。

▲ 機箱的背線空間十分寬裕,標配 2 * 3.5英寸 HDD 硬盤位 +2 * 2.5 英寸硬盤位。

理論性能測試

▲ 一鍵 XMP 設置雷克沙雷神鎧 DDR4 3600 C18-22-22-42,就是這麼簡單。

CPU-Z + GPU-Z 以及 CPU + 內存性能測試,搭配上雷神鎧 DDR4 3600 XMP 後,我這套主機的成績處於 5800X 的中上游水平。

▲ 國際象棋輕鬆突破了 40000 分。

▲ CinBench 的系列測試也體現了雷神鎧 DDR4 3600 xmp + 5800X B0 步進的整體性能處於中上水平,性價比出色。

他的成績略輸於雷神鎧超頻至 DDR4 3866 18-22-24-44 1.4v 的超頻後成績,也略輸於 DDR4 3600 Bdie——雷神鎧 DDR4 16G*2 的價格跟 Bdie 3600 8G*2 的價格相當.........

▲ aida 64 內存及緩存性能測試,可以看到雷神鎧 DDR4 3600 XMP 的性能非常不錯,性價比出色。

3Dmark CPU 項目測試,5800X B0步進 + 雷神鎧 DDR4 3600 8g*2 XMP 的在這一項目上的得分處於中上水平。

▲ Fire Strike 系列測試上,3090Ti 與 6950XT 不分軒輊,看來 RDNA2 架構在 DX11 上比較有優勢。

▲ 星曜 3090Ti 在 DX12 的 Time Spy 系列項目上表現更為出色,30 系列的 DX12 理論性能比起 RDNA2 架構更強。

▲ 光追項目上更不用說了 3090Ti 是除 40 系列外最強的光追顯卡。

▲ Crystal Disk Info 正確識別出了金士頓 KC3000 1TB 的規格型號跟技術參數。

▲ 我們來看看 KC3000 1TB 的極限性能,7389 MB/S 的實測讀取速度> 7000MB/S 標稱的讀取速度,實際寫入速度與標稱 6000 MB/S 差不多。

▲ Crystal Disk Mark 1GiB 測試塊,可以看到性能比演示模式性能還出色,4K 小文件連續讀寫能力也十分出色,超越了 PCIe 3.0 X4 的瓶頸,正式進入 PCIe 4.0 的讀寫性能範圍。

▲ 得益於雙通道的高速緩存 KC3000 在 CDM 64GiB 大測試塊項目上並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性能衰減,同時也表明動態模擬 SLC 加速空間遠大於 64GB。

遊戲測試

▲ 首先先測試《刺客信條 英靈殿》,利用 Benchmark 測試 5800X + 3090Ti 的平均幀率,總體來說 3090Ti 能夠保證《刺客信條 英靈殿》在 4K 分辨率下開啟極端特效平穩運行。

▲ 對於《孤島危機》系列的最新作——《孤島危機 6》而言 5800X + 3090Ti 依舊可以出色的運行在 4K 分辨率下開啟極端特效流暢運行,甚至搭配 G-SYNC 的顯示器獲得更為出色的使用體驗。

▲ 《塵埃 5》這款遊戲上,統一開啟光追 + 最高特效,實測就算是 4K 分辨率這個比較極端的民用級使用情況下, 5800X + 3090Ti 依舊能跑出 96 FPS 的平均幀率。

▲ 《極速競技 地平線5》中開啟最高特效的同時也開啟動態實時光線追蹤,可以看到 3090Ti 在 4K 分辨率下,仍擁有 78 平均 FPS 的超高流暢度。

▲ 《小緹娜的奇幻之地》自帶 Benchmark ,可以看到 4K 分辨率開啟最高特效下,5800X + 3090Ti 表現出了超高的流暢度。

▲ 《荒野大鏢客2 救贖》雖然支持 DLSS ,但是以 3090Ti 的超高性能,無需開啟 DLSS ,可以看到最高特效下,5800X + 3090Ti 在 4K 分辨率仍舊擁有 86 FPS 以上的平均幀率,表現相當亮眼。

Dota2 選擇中國區 Ti 海選決賽 RNG VS XG 的第三場,用最劇烈對抗的 28min 開始播放錄像,測試平均幀率,實測 5800X + 3090Ti 的 4K 分辨率開啟最高特效平均幀率為 174.2 FPS。

生產力測試

▲ 選用 puget system Ae Benchmark V8.12.18 用來測試 5800X + 3090Ti + 雷神鎧 DDR4 3600 8G*2 的 After Effects CC 的生產力性能,最終實測結果如圖所示,這套配置作為生產力設備,表現非常出色。

▲ PCmark 10 的 Extreme 綜合性能測試上 5800X + 3090Ti + 雷神鎧 DDR4 3600 8G*2 + B550 迫擊炮獲得了 11788 的總分,其中生產力性能上突破了 1W 分,數位內容創作能力也十分強勁。

▲ V-Ray 綜合性能測試上 5800X + 雷神鎧 DDR4 3600 8G*2 獲得了超過 11400 分的成績,這套配置的生產力水平非常不錯。

▲ 而在 V-Ray GPU RTX 項目上,3090Ti 展現出非常強勁的實力,2788 的測試成績是非常出色的。

功耗測試

▲ 本機使用各個階段典型功耗用功率插座進行記錄,雙烤滿載為 662.87 W,顯卡滿載為 584.33W ........今年的寒潮中的部分發熱好像可以確定熱源了。

總結

Zen3 好啊,性價比高啊,可以直接繼續使用 win10 ,搭配雷神鎧 DDR4 3600 8G*2 + B550 迫擊炮/重炮手 這一類高性價比套裝,把省下來的錢加到顯卡上,買新顯卡或者非礦卡的型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12th 除了 12400 之外,剩下的高端 CPU 最大的問題是,必須使用 win11,才能展現出出色的性能...........然而..........11 它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