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4.0 SSD如何擴容PS5存儲?致態TiPro7000實操指南

早在去年,索尼PS5便正式開放了存儲器拓展限制,用戶可以根據需求,自由的進行PS5存儲容量的拓展。實際上,索尼這一舉動,只是為了彌補和掩蓋PS5原生存儲器不到1TB容量的尷尬。但此舉在另一個維度上,推動了高端PCIe4.0 SSD存儲器的消費需求,畢竟作為主機黨,不到1TB的容量,很難滿足動輒百GB以上主機大作的存儲需求。

PS5擴容

根據官方文檔披露,PS5擴容所用的存儲器需要滿足以下幾個硬性要求,首先便是性能和協議上,需要支持PCIe4.0協議且連續讀取性能不低於5500MB/s;

其次便是尺寸方面,需要滿足標準的2230到22110尺寸的M.2接口,其他諸如U2/AIC接口SSD無法安裝;

最後,還有一個不算是硬性規定但依舊需要關注的要求,即基於PS5主機不支持HMB機制,部分採用DRAMless方案PCIe4.0固態硬盤裝載後,可能會出現性能下降、甚至不能識別等風險。

PS5擴容存儲需求

總結官方文檔需求,可以看到PS5對於擴容硬盤有着相當的尺寸和性能需求,那麼筆者今天就以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為例,為大家實操如何實現PS5的存儲擴容,並以實測和試玩的方式,驗證擴容後PS5是否因存儲器變化出現性能、畫面等維度的缺失。

旗艦PCIe4.0 SSD

01 PS5擴展為何選擇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

關於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這是由長江存儲研發的首款全面支持PCIe4.0協議的旗艦級固態硬盤,該硬盤無論是在核心控件還是性能表現方面,都堪稱一流,可以說是目前首屈一指的旗艦固態。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無疑是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內置的晶棧Xtacking® 2.0架構了。關於該架構,筆者早前進行了深度解讀,在此引述一段舊文,晶棧Xtacking® 2.0架構歸根結底便是有了更快的傳輸速度、更高的存儲密度以及更靈活的開發周期。

核心的晶棧Xtacking® 2.0架構

性能上,晶棧Xtacking® 2.0的製造原理是在兩片獨立的晶圓上,分別加工外圍電路和存儲單元,這樣的話,可以在邏輯工藝上有着更多的自主選擇性,從而讓NAND獲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從閃存製造的源頭上,進行了性能優化,為後續主控的性能調配奠定基礎。

存儲密度上,在傳統3D NAND架構中,外圍電路約佔芯片面積20~30%,晶棧Xtacking® 2.0技術創新的將外圍電路置於存儲單元之上,從而實現比傳統3D NAND更高的存儲密度,芯片面積可減少約25%,同等面積基礎上,晶棧Xtacking® 2.0架構能夠提供更多的存儲單元。

性能測試

02 PS5擴展前性能實測

在實操擴容之前,我們需要針對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進行性能測試,一方面是為了驗證其性能是否滿足PS5官方對於擴容SSD的性能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擴容後進行前後性能的比對。

測試部分,我們採用CrystalDiskMark進行連續性能測試,簡單驗證和記錄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的連續性能。

CrystalDiskMark測試

通過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最大連續讀取速度達到了驚人的7400MB/s,遠遠超出官方文檔建議的5500MB/s的准入標準,在性能方面足以滿足PS5的硬性要求。

03 PS5擴容安裝步驟

進入正式擴容環節,我們需要準備一些輔助工具,一套螺絲刀工具,以及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產品。

實際上PS5擴容步驟十分簡單,幾乎沒有難度,進入PS5官網,根據操作步驟慢慢來即可。

第一步,我們需要將PS5放到,並保持光驅面朝向我們,PS徽章朝下的狀態。

第二步,右手輕輕撬動PS5主機左上角卡扣處,並用左手固定住主機,隨着右手的動作,輕輕朝右邊一推,聽到“咔嚓”一聲,PS5外殼即能取下。

M.2卡槽區塊

取下外殼後,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了。我們可以看到在PS5下方有一個形似M.2卡槽的區塊,選擇適合的螺絲刀進行下一步操作。

擰開保護蓋

第三步,自然是將區塊上的螺絲擰開,揭開保護蓋,熟悉的M.2卡槽便映入眼帘了。觀察卡槽可以發現,PS5其實支持從2230到22110等五種類型M.2固態產品,擰開2280上的螺絲,這個時候注意,螺絲下的螺詮極易滑落出來,我們擰開螺絲後,一定要保護好螺詮。

內置螺絲

保護螺詮

最後,我們把帶有散熱片的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安裝在2280卡槽內,擰緊螺絲,得益於標準規格的設計,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能夠穩穩噹噹的,固定在卡槽內,不會出現脫落;而可拆卸式散熱器的設計,讓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能夠在PS5密封的環境下時刻保持巔峰性能。

穩固安裝

完成安裝後,我們開啟PS5進入系統。

04 PS5擴展後識別操作

和電腦不一樣的是,安裝完新硬盤後,PS5會強制的進行一次格式化處理,並通過內置的測速軟件對新硬盤進行性能測試,因而普通玩家在安裝硬盤前,一定要進行原始數據的備份。

格式化選擇

性能測試

完成測試

點擊確認格式化後,PS5便自動進行性能測速。通過測速,可以看到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在PS5內的最大連續讀取速度達到了6350MB/s,根據筆者經驗,由於PS5測速軟件在隊列IO設置上的差異,大部分固態硬盤的測試性能都低於PC上的結果。

但相較於PS5入門級別的5500MB/s,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高達6350MB/s連續性能,也足以應對PS5對於遊戲存儲的需求了。

系統識別

點擊OK後,正式進入PS5內部,找到存儲選項,可以看到系統已經完成對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的識別。到這裡,PS5的拓展安裝環節算是正式結束了。

05 擴容後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性能實測

完成了安裝,自然要進行下體驗和測試了。

在體驗測試環節,我們將從理論拷貝和實際試玩兩個環節進行,理論拷貝顧名思義,我們將存儲在PS5內置的遊戲文件,拷貝至拓展的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以考察該SSD的性能表現;實際試玩,則是直接在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上啟動PS5遊戲,考驗是否會出現存儲位置的差異引發畫面、性能的偏差或花屏。

拷貝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部分,我們將33GB左右的遊戲文件,拷貝至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中,通過GIF圖可以看到,幾乎不到25秒時間,即完成了33GB文件的拷貝和寫入,平均速度差不多保持在1.32GB/s,相對於理論性能有所差異,但在實際體驗上,還是令人滿意的。

理論拷貝令人滿意

這樣的效能表現,能夠滿足眾多主機用戶,進行遊戲數據的拷貝和擴容。

完成數據拷貝測試後,我們直接回到PS5主機桌面,點擊遊戲進入實操模式。

06 擴容後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試玩表現

我們打開PS5上熱賣的《最終幻想》系列遊戲,通過遊戲試玩可以發現,無論是在遊戲開場的載入部分,還是遊戲中的過場動畫,幾乎都沒任何卡頓出現,非常流暢的向前推進,絲毫沒有因為遊戲本體存儲器的改變,而出現遊戲加載問題,或是延遲反饋等現象。

遊戲試玩

經過半小時的試玩,在畫面更為豐富的大場景,以及更講求細節存在大量數據貼圖的場景部分,整體遊戲依舊十分穩定,並沒有出現諸如畫面撕裂,或是因數據傳輸引發素材花屏等極端問題出現。

沒有畫面撕裂

這也驗證了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在性能和規格上的領先,能夠滿足甚至替代PS5內置存儲器,為廣大主機玩家提供更大容量、更強性能的存儲體驗。

流暢闖關

07 PS5擴容推動PCIe4.0 SSD需求大漲

PS5擴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PCIe4.0 SSD的出貨表現,相較於PC平台上的各種不利因素,諸如平台兼容、持有成本等,更具消費潛力和規格統一的主機玩家,可能將會是旗艦PCIe4.0 SSD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

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作為一款定位旗艦的高端SSD,通過此次的實操測試,展示了其在主機市場的性能表現,有理由相信,當越來越多的主機玩家開始進行存儲擴容的時候,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固態硬盤必將成為他們不可忽略的產品選擇。

(795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