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媒報道指三星計劃將美國工廠的量產時間從2024年延遲到2025年,此前台積電已做出了同樣的決定,顯然三星和台積電這兩家被美國忽悠赴美設廠的芯片代工企業,在美國暴露了真面目之後調整了計劃,甚至不排除放棄在美國設廠。
兩年多前,美國給三星和台積電又是施加大棒,又是給出芯片補貼的胡蘿蔔,雙管齊下的情況下,三星和台積電最終決定赴美設廠,其中台積電在2022年底更是表示不僅在美國建設5納米工廠,還要投資400億美元建設3納米工廠。
不過隨着三星和台積電在美國的工廠開建,美國開始逐漸暴露了它的真面目,那就是扶持美國本土的Intel,對三星和台積電只不過是利用罷了,甚至還要獲取它們的商業和技術機密,進而幫助Intel加速先進工藝的研發,最終實現對三星和台積電的趕超。
在芯片補貼方面,美國最終做出的決定是給三星13%的份額,給台積電更只有10%的份額,隨後給出的芯片補貼細則還要求三星和台積電共享技術機密和利潤,如此做就是變相要求它們連這點可憐的芯片補貼都要放棄,畢竟核心技術是一家企業的根本。
近期傳出的消息指ASML在美國的壓力下,決定將明年生產的10台2納米光刻機之中的6台優先交給Intel,2納米光刻機對於研發3納米及以下工藝非常重要,台積電和三星用現有的第一代EUV光刻機生產3納米工藝就發現性能提升有限並且良率過低,得到更多2納米EUV光刻機的Intel也迅速表示將在2025年量產Intel 18A工藝,實現對台積電和三星的趕超。
台積電和三星對美國付出了真心,結果美國回報的不過是假意,根本目的還是壓制它們的先機工藝研發,進而幫助Intel重奪全球芯片製造的領先技術優勢,畢竟Intel才是真正的美國企業。
三星和台積電赴美設廠後還遭遇了其他困難,那就是美國征地成本遠超於預期,建築工人、建設成本等也遠超預期,這造成它們赴美設廠的投資成本大幅上升,而芯片補貼低得可憐乃至可能被放棄,讓它們感受到赴美設廠非常不划算。
台積電曾預計在美國製造芯片的成本上漲五成,然而跟隨台積電赴美設廠的產業鏈人士指出美國生產芯片的成本最高可能達到中國台灣的四倍,這就意味着它們在美國生產芯片後可能就是持續虧損的局面,事實上台積電在1990年代曾在美國設廠,但是因為虧損嚴重而最終關閉了該工廠。
此外美國芯片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在下降,台積電和三星赴美設廠的目的是為了爭取美國芯片的訂單,不過隨着中國的芯片進口量減少,美國的芯片訂單因此下降,導致三星、聯電、力積電等在今年初就大舉降價一成以上爭取有限的訂單,這更讓台積電和三星擔憂在美國建廠未必能取得美國芯片更多的訂單。
如此也就難怪三星和台積電近期陸續表示將美國工廠的量產時間從2024年延遲到2025年了,這未嘗不是他們的緩兵之計,畢竟這一年多時間,他們同樣有可能以其他理由乾脆放棄赴美設廠,可以說三星和台積電其實已經對赴美設廠後悔了,不過他們也不好自打嘴巴,於是來了個延遲量產的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