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作為一家家電企業,其在全球市場上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這幾年出海成功,海信旗下高端的激光電視、ULED電視,更是成為了全球消費者熱衷購買的電視產品。
海信能夠在海外市場打開知名度,除了產品本身的實力出眾以外,還跟持續贊助頂級賽事上有關,憑藉連續贊助世界盃、歐洲杯頂級賽事,海信電視走進了越來越多的海外家庭。
但就是這樣一家發展穩定的企業,卻在前段時間的卡塔爾世界盃賽事上,打出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圍擋廣告,由此引發了外界的巨大爭議。
有人認為海信電視的知名度並不低,卻在世界盃賽事上打“擦邊球”,這樣的做法不僅失去了美譽度,還在某種程度上給世界第一的品牌打了廣告,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海信是在世界盃打廣告是花了冤枉錢。
不過筆者仔細了解一番後,卻發現海信這樣投放圍擋廣告不僅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做廣告,反而是在為“中國製造”加油喝彩,特別是時隔數日後的另一則圍擋廣告,等於是說明了一切。
海信在世界盃賽事上,打出了“中國製造、一起努力”的圍擋廣告,等於是在以圍擋廣告回應此前的圍擋廣告爭議,這個廣告內容一出,各界紛紛點贊海信的大格局。
海信出現在世界盃賽事上,可以說是中國製造行業的一個縮影,20年前的中國製造一團糟,充斥着各種山寨劣質商品,當年的中國製造在外國人眼裡是發自內心的瞧不起。
但在過去十餘年間,中國製造行業全面啟動了品質爬坡,將“Made in China”打造成了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標籤之一,這個標籤廣泛使用在各類商品中,它不僅包括物質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內涵。
海信就是“Made in China”的代表,在多年的技術創新路線中,總算迎來了屬於海信的時代,過去的高端電視只看日韓品牌,現如今中國海信也成為了全球高端電視市場的主要玩家。
海信打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圍擋廣告,其實就是在向外界證明,中國製造業已經處在世界領先水平了,第二則“中國製造、一起努力”的圍擋廣告的出現則是鼓勵,希望更多的中國製造業品牌一起去搶佔全球市場。
當然海信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也和其十幾年的技術堅持有關,在激光電視領域海信已堅持研發15年,ULED技術路線也探索了長達10年。
技術難題不像互聯網行業,核心技術和產業難點,往往需要以十年為跨度,技術爆發的高光時刻,靠的是日拱一卒的逐漸成長,將眾多技術逐個突破,成功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現如今像海信這樣將中國製造帶向全球的企業還有很多,華為、格力、比亞迪等,都是其領域中的佼佼者,中國製造更是閃耀在世界盃賽場上,讓全球消費者看到了中國製造的韌性、靈性和強大自信,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中國製造出現在世界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