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怎麼也沒有想到,情況會變成如今的這樣。
作為全球芯片製造技術最先進的廠商,台積電幾乎是目空一切,芯片規則修改後,劉德音公開表示失去華為訂單不會給台積電的營收帶來影響。
台積電追求的是技術領先,建設非美技術的芯片生產線,不是台積電考慮的方向。
另外,劉德音還表示保持現狀最好,任何人不可能控制台積電,並表示28nm等芯片需求飽和,投資1000億美元擴大先進工藝芯片的產能。
結果進入2022年下半年,現實就是來一個180度大轉圈,各種消息就從台積電傳來了。
消息稱,台積電先進工藝芯片訂單被砍單,高通、聯發科等削減訂單,導致台積電先進工藝產能過剩,甚至都計劃關閉部分EUV光刻機。
隨後ASML、英特爾也證實了這一點,前者稱成熟工藝的芯片仍緊缺,先進工藝芯片的產能過剩,英特爾則推遲了3nm芯片上市時間,並表示現有工藝的芯片完全夠用。
另外,台積電又先後兩次削減2022年的資本開支,從最高時期的440億美元降至360億美元,削減超560億元。
由於先進制程芯片產能過剩,台積電還鼓勵員工多休假,除了3nm以下工藝研發人員。
最主要的是,產能過剩導致台積電大量砍供應鏈訂單,最多高達四、五成,原因是3nm製程大客戶臨時取消訂單。
也就是說,台積電在砍產能、砍供應鏈訂單,還削減了超560億元的資本開支,這一系列的動作,也意味着台積電這次真折戟了。
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台積電太迷戀先進制程的芯片訂單,劉德音不止一次表示追求更先進的技術,不會建設非美技術的芯片生產線。
訂單方面又過於依賴先進工藝的芯片,僅7nm、5nm等工藝的芯片,就給台積電貢獻了超超50%的營收。
同時,台積電先進工藝的芯片訂單過於單一,超過八成都是來自美芯企業,這是很不健康的。
所以在美芯需求下滑,高通等削減訂單後,台積電緊接着就發生了連鎖反應。
其次,台積電在成熟工藝方面反應遲鈍。
全球缺芯後,台積電就開始一味地擴大先進工藝的芯片產能,計劃投資1000億美元建廠,主要就是建設7nm、5nm、3nm等芯片工廠,多數多達6座。
中芯國際擴大成熟工藝芯片的產能時,劉德音還表示成熟工藝的產能早就過剩了。
結果正好相反,成熟工藝的芯片仍十分緊缺,先進工藝的芯片卻出現了產能過剩。
台積電魏哲家等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給成熟工藝的芯片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比智能手機給先進工藝帶來的機遇還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積電只能懸崖勒馬,削減資本開支,緩建先進工藝的芯片生產線。
最後,台積電3nm工藝受阻。
台積電3nm芯片多次延期,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某個時間開始量產,時間方面已經落後三星。
另外,台積電3nm工藝仍採用FinFET工藝,性能提升11%,功耗降低25%左右,但三星將會在2023年正式量產GAA工藝的3nm芯片。
根據三星發布的消息可知,GAA工藝的3nm芯片,性能提升21%,功耗降低45%,這明顯優於台積電3nm工藝。
再加上,台積電3nm工藝被曝性價比不高,成本高,於是,部分廠商推遲或者砍掉部分3nm芯片,一方面是等待,一方面觀察三星GAA工藝3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