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搜索LG V10這台手機,偶然看到一篇名為:《7年前的LG V10就已經實現靈動島,還適配第三方APP》也側面說明今年iPhone上的靈動島口碑確實不太好。
LG V10 正面採用了一塊5.7英寸2k分辨率的ips顯示屏,像素密度也來到了513ppi,頂部右上角則是2.1英寸160*1040分辨率輔屏,輔屏和主屏的像素密度一樣為513ppi
主屏幕
輔屏
由於LG畢竟是做屏幕起家的,在屏幕上應該是沒什麼好說的,這次重點主要是右上角的第二塊屏幕,其實在近距離觀察,兩塊屏幕之間並沒有物理分界
微距鏡頭下兩個屏幕間沒有黑邊
但在拆解後發現:它的屏幕模組,觸摸層,背光其實是一塊完整的屏幕。
在左上角磨去一部分
通過屏幕邊緣走線,是可以看出這塊屏幕的整體輪廓的。聯想到現在的劉海屏,水滴屏這類異性屏,LG這個思路挺超前的,感覺在當時做個劉海屏對LG來說應該不是難事。
可能是最早的異形屏
所以說這個所謂的雙屏,其實就是一個屏幕,只是在系統里人為地劃分出兩個獨立區域。
主屏幕亮起來的時候你可以把輔屏當作一個類似於蘋果的touch bar,通過左右滑動來切換不同的功能。
開機後,輔屏默認顯示簽名界面
背景不一樣所以會顯示分層
通過長按,系統會自動調出簽名設置界面。不僅可以修改文本信息,還可以更換字體。畢竟還有個實時顯示的畫面,讓你知道最終會呈現什麼樣子
LG在設置上的介紹還是很人性化的
往左滑動後便是最近運行的程序,最多顯示5個,如果超過5個新運行的程序會替換掉最前的程序。如果你清除了後台,界面也會隨之變化。
最多顯示6個
最新運行的程序會在輔屏的左邊第一個位置
輔屏的邏輯和系統是一樣的
在清除所有後台程序後,輔屏界面也會有文字提示
直接告訴你我有什麼功能挺好的
繼續向左滑動是快速聯繫人,同樣的得最多五個
不足五個便用加號佔位
點擊加號就直接調用聯繫人程序,通過選擇你想要的輔屏會自動改變。
圖標還用不同顏色展示
繼續向左滑動則是音樂菜單,初期展示的是系統自帶的音樂軟件。
請播放音樂
在播放音樂後不僅有播放和暫停的按鈕,並且會滾動顯示音樂名稱。
對第三方app適配很好
下一個界面則是快捷方式,一樣最多5個,建議放一些使用率高的程序。
這麼大的屏幕應該不好用吧
在設置中有6個選項,意味着輔屏的能顯示多少功能取決於你的想法。
帶齒輪的說明有二級菜單
通過點擊小齒輪可以替換應用,而右上角垃圾桶則是選擇清楚哪一項。
在息屏後,輔屏將不會顯示顏色。息屏默認顯示時間等信息,和系統狀態欄的功能保持一致。
第一屏展示時間信息
通過左滑便是一些快捷按鈕,通過點擊圖案來實現一些輕量級的操作,使用後會變成白底圖案,可惜的是只能不能修改。好在默認提供的功能,在不打開手機的情況下還是很實用的。
第二屏其實類似下拉菜單
第三屏就是控制音樂功能了,在這一屏的圖標將會顯示彩色,歌曲名稱就不會滾動了。
和亮屏時保持一致
但是既然是一整塊屏幕,在息屏的時候輔屏會不會很耗電呢?畢竟V10採用的是LCD,LCD就要麼就全亮要麼全滅,不可能像AMOLED那樣局部顯示內容。答案其實就在前置攝像頭旁邊面有個獨立的LCD背光。
演示畫面圖片來自ZEALER
但是這個獨立背光有着嚴重漏光現象,在一般情況下也能看到一點光。為了更直觀地看到所以在漆黑的環境下通過長曝光拍的這張照片。
這個背光範圍都照到主屏了
所以說只有用到輔屏才會常亮,輔屏的功耗其實是和主屏是分開的,對續航的影響其實是很少的。總的來說amoled才是最適合這塊輔屏的,amoled才是未來啊。
說到這裡,LG V10的靈動島和iPhone的靈動島完全不是一回事,使用下來這塊輔屏更像一個精簡的蘋果touch bar,雖然在第三方APP適配上確實比IPhone上好,但是真的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去碰瓷。
LG的這塊輔屏設計其實延續了兩代,下一代叫V20,至於有什麼變化敬請期待下次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