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給大家推薦了不少中端、入門的二手手機,它們基本都是圈內耳熟能詳的機子,反倒一些不太常見的機型被我們忽略了。
就如 realme 在去年 5 月份發布的 realme GT Neo 閃速版。
realme GT Neo 閃速版有四個顏色版本可選,除了主打黃黑撞色的「曙光」,還有亮色的「極客銀」、暗色的「駭客黑」,以及手中這較多彩的「最終幻想」。
發售初期只有 8GB + 256GB、12GB + 256GB 兩個版本,2299 元起售;後添加了更入門的 8GB +128GB 版本,價格調到了 2099 元起 —— 當然如今 realme GT Neo 閃速版已在官方平台停售了,再以這個價格入手肯定不值,如果能以千元左右,甚至更低的價格入手的話,且對性能需求並不太高的話,那麼它值得你作為二手手機考慮。
對了,別忘了我們 WHYLAB 訂閱號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台頂配「最終幻想」realme GT Neo 閃速版。
realme GT Neo 閃速版正面是一塊 6.43 英寸的 120Hz 顯示刷新率的 OLED 面板,而且它來自三星,支持最高 360Hz 的觸控採樣率 —— 肉眼看這是一塊顯示較為細膩的屏幕。
不過這塊屏幕在亮度方面稍弱一籌,我們實驗室測得這塊屏幕手動最高亮度 456.62nits,而外界強光照射下,能激發出更高的 646.53nits —— 但比起如今普遍越級到 700nits ~ 800nits 的兩千元檔位的機器,這個亮度稍顯寒酸。
色彩方面的表現,realme GT Neo 閃速版其實也並不算出眾。
首先 realme 給 GT Neo 閃速版配了兩種顯示模式,分別是默認的「生動」,和可選的「柔和」模式,其中我們 WHYLAB 實驗室測得「生動」模式有 103.20% 的 P3 標準色彩空間容積覆蓋,這模式下,反映「色彩偏移程度」的「124 色平均 ΔE2000」為 5.46 —— 這個數值越小,其色彩偏移程度就越低,其色准就越好,不過 realme GT Neo 閃速版這模式的 P3 色域的色准只能說是合格線附近了。
而可選的「柔和」模式我們測得有 134.25% 的 sRGB 標準色彩空間容積覆蓋,其對應的「124 色平均 ΔE2000」為 5.38,其對應 sRGB 色域的色准同樣也不夠理想。
realme GT Neo 閃速版背後是一枚 6400 萬像素主攝、一枚 800 萬像素超廣角端,以及一枚 4cm 微距端的「雙實用、一湊數」三攝相機系統。
其中這枚主攝像頭用的是索尼 IMX682 的圖像傳感器,尺寸類型為 1/2 英寸;雖然是 6400 萬像素,但實際默認以我們熟悉的像素 4 合 1 形式,輸出 1600 萬像素的畫面。
我們實驗室測得 realme GT Neo 閃速版的這顆主攝像頭的綜合表現還算不錯,甚至有幾分越級的意味。
首先是畫面中心解析力,測得 MTF10 的值為 1706LP/PH 的成績 —— 作為對比,iPhone 13 Pro 為 1876LP/PH,同品牌同期旗艦的 realme GT 則為 1587LP/PH。
另外它的畫面均勻度也非常高,測得 Shading 低至 0.1,比如今市面上不少手機的都要均勻;而動態範圍 DR 為 12.11,這方面倒比較中規中矩;至於暗光場景下的噪點 VN 1.3,表現在此定位中也還算不錯。
而它的實際表現也確實還算不錯,至少比如今同定位的不少機器做得都要好,可以從以下樣張感受。
另外,realme GT Neo 閃速版的相機操作體驗上是很流暢的,特別是快門反應速度要比如今絕大多數類似定位的手機,甚至是部分旗艦手機要快,上一個快門按下後幾乎不用等待就能按下一個快門了。
既然 realme GT Neo 閃速版看起來尚可、拍起來不錯,那麼這枚天璣 1200 在今天看來用起來如何呢?
我們繼續用遊戲給它摸個底,這裡選來更符合產品定位的兩款遊戲《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給 realme GT Neo 閃速版的遊戲性作個了解。
先是《王者榮耀》,realme GT Neo 閃速版支持 60fps 和 90fps 兩種幀率模式,60fps 模式下錄得平均幀率 59.93fps,基本頂幀運行;不過 90fps 模式下最高只能來到 70fps 附近,平均幀率錄得 69.95fps;且全程無幀率抖動,幀率非常穩定。
另外機身的溫度控制得也較不錯,兩種幀率模式下背部最高溫度只在 38℃ 上下。
而性能需求相對高些的《和平精英》,同樣支持 60fps 和 90fps 兩種幀率模式,分別錄得 58.79fps 和 66.4fps 的平均幀率,不過遊戲後半程的幀率抖動相對嚴重些,分別錄得 5 次、13 次較嚴重的幀率抖動,背部溫度也稍高些。
總的來說,天璣 1200 這平台在如今應付日常使用基本無壓力,但遊戲性能上可能無緣較高性能需求的大作了。
在今天看來,realme GT Neo 閃速版所配的電池容量並不算高,雙電芯 4500mAh 只能說中規中矩了,而與之配合的是 65W 快充,功率不算大,但官方稱 35 分鐘充滿的速度不賴。
實際我們 WHYLAB 實驗室標準環境下測試一次從 0% 充滿的耗時要快於官方宣稱的,僅僅 32 分鐘就完成了充電,5 分鐘充上 21%,15 分鐘能來到 59%,完全能滿足平日緊急補電需求了 —— 放在今天仍能超越某些號稱 80W 快充的旗艦。
4500mAh 容量不算大的電池,在天璣 1200 平台的加持下 realme GT Neo 閃速版續航能否亮眼呢?
繼續以我們熟悉的「WHYLAB 五小時續航測試」模型來摸個底 —— 以統一的溫、濕度測試環境,對滿電的 realme GT Neo 閃速版按順序看在線長視頻(B 站)、短視頻、電子書、刷微博、拍攝(含照片與視頻)、玩遊戲、聊微信、網購、通話和聽在線音樂,共計 10 個項目,各項持續半小時,以壓縮模擬我們一天使用對電量的損耗程度 —— 最終剩餘電量達 43%,這成績不算是好,但也能算得上中規中矩吧。
另外還有個老生常談的事實,鋰離子電池是消耗品,實際容量會隨着充放電次數的增加有不可避免的損耗,影響實際的續航和充電時間,特別是 realme GT Neo 閃速版雙電芯的電池組壽命會相對短些,加上迄今已發布了近一年半,二手市場相關機型的電池壽命會有不同程度損耗,在選購時候需要多加留意,我們建議儘可能選擇賣家入手時間較近的機器。
另外,我們還對「WHYLAB 五小時續航測試」過程的各項測試的機身溫度做了監控,其中正面最高溫錄得 41.9℃,背部最高溫 39℃,在今天看來還算比較冷靜的。
關於待機,我們在夜間 realme GT Neo 閃速版滿電狀態下全程開啟移動網絡,並保持基本的 app 於後台運行 8 小時,以模擬我們夜間睡眠手機待機能力,最終剩餘電量 97%,從數值看一「晚」僅消耗 3% 電量,成績有點勉強,realme UI 的夜間後台調度還有可優化的空間。
作為去年 5 月份發布的天璣 1200 手機,realme GT Neo 閃速版的綜合表現其實並不算突出,但將它拉到千元左右,甚至更低的價位看,它支持屏下指紋、顯示較為細膩的 OLED 屏幕,以及讓人有點驚喜的相機,足矣成為你考慮的一款低調的二手入門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