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50系列已經開售一段時間了,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拿到了手機,不過目前市面上依然是一機難求的局面,這款手機真的有那麼好嗎?還是又是賣情懷的智商稅?在重度使用了5天後,發現了很多問題,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地嘮一嘮。
Mate50 Pro拿在手裡最大的感受就是輕薄,它不像之前Mate30 Pro、Mate40 Pro那種扎紮實實、方方正正的感覺,更像是P50 Pro那種纖薄的感覺,這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重量變輕了,另一個原因就是邊框是突出,實際握的時候是握在了邊框上,微曲面的加入,讓手機拿在手裡非常順滑、舒服。
一、外觀ID
設計語言相比於上一代更加圓潤,有點像Mate20 Pro當時拿在手裡的感覺,最近一年,各家都在一窩蜂地學蘋果,做直角邊框手機,而華為Mate50 Pro還堅持鵝卵石的造型,華為在設計上面一定是有自己的思考,那種直角方正外觀和這種鵝卵石的外觀,大家喜歡哪種?
二、屏幕
華為Mate50 Pro的屏幕明顯感覺比上代Mate40 Pro的顯示效果要好很多,更加清晰,更加透徹,同時文字顯示更加銳利,帶來這種效果的原因就是,屏幕由之前的抽獎變成了全部類鑽排列,這個排列確實顯示效果更好一點,特別是看小說的時候,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清晰感,而且更小的邊緣弧度,讓它正面觀看白底的時候也不會看到兩邊的綠邊。人臉解鎖方面,Mate50 Pro的速度還算不錯,但是目前的版本還不支持戴口罩解鎖,後面應該會支持這個功能,大家可以稍微等一下,也希望華為可以搞快點。
三、影像
Mate50 Pro的拍照效果不僅保持了之前的夜景純凈,解析率高的優勢,同時還更加真實,甚至比iPhone13 Pro Max都真實,這是讓人沒有想到的,畢竟華為的拍照一直以來都是美化過重。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華為的細節清晰,拍文字更加銳利,HDR效果非常出色,暗部的細節更加豐富。
超廣角的畫質細節,眾所周知,大部分的手機超廣角的鏡頭素質相比主攝都會有下降,比如說iPhone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光線充足的時候表現不錯,在光線差一點的情況下,華為無論是色彩解析力還是暗部的細節也都表現得很好,比iPhone13 Pro Max強太多了。長焦的清晰度和色彩風格方面,在清晰度上,華為因為採用了潛望式長焦,在高倍放大之下都會更加清晰,色彩風格比較真實。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這次的十檔可變光圈,F/1.4大光圈相比於常見的那種大光圈模式或者人像模式,Mate50 Pro都能拍出更加自然的虛化效果,比如說人像頭髮絲或者物體邊緣,Mate50 Pro效果很好。十檔可調這部分,其實更多的是給用戶一個選擇,可以在需要小光圈的時候把這個光圈變小,需要大光圈、大虛化的時候,再把光圈拉大,不過大部分人都是用自動模式來進行拍照的,所以說這個十檔可變光圈其實更大的意義是,在自動模式下那個四檔可變,這個時候如果想拍攝一桌子菜的時候,它會默認給一個小光圈,把所有的菜品都拍清楚,你在拍攝自己的新買的手辦的時候,它就會默認給一個大的光圈,突出主體把背景虛化掉,會有一個更漂亮的一個虛化的效果。
更考驗相機能力的夜景場景,夜景隨手拍的情況下,華為Mate50 Pro的夜景非常純凈,尤其是在有高光部分的場景裡面,天空的部分會更黑,不是那種灰濛濛的感覺,噪點更少,對於高光壓制更加到位,對於眩光的控制也非常出色,雖然華為Mate50 Pro沒有採用更大的底,沒有採用更好的硬件,但是這次在算法上面調教,確實做得相當不錯。
伸手不見五指的極暗光場景下,華為的夜景模式,稍微犧牲一點成像的時間,就可以獲得一個更加純凈、顏色更加準確的夜景照片,除此之外,還可以用Mate50 Pro拍一些非常有意思照片,比如說超級微距或者用長焦拍月亮等。雖然這次Mate50 Pro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拿到最好的傳感器,沒有使用最好的硬件,但在計算攝影方面,華為的能力確實非常強,相比於那些最新最強的傳感器絲毫不落下風,甚至有些部分還是領先的,而且相比跟之前相機廠商的那些聯名,華為在Mate50 Pro上面其實更加呈現了自己對於影像的理解,華為XMAGE影像風格相比於之前討好眼球的風格,現在的畫面更加真實,更加耐看,也更加接近於人眼看到的效果,更傾向於呈現拍攝主體當下環境狀態。
除了默認的顏色風格之外,還可以點擊相機界面右上角的膠片圖標,來選擇不同的XMAGE風格,有鮮艷和明快2種額外的風格可選。在鮮艷風格的時候,並不是我們熟知的那種鮮艷的感覺,而是一種對比度極高的膠片的模式,有種港風電影的感覺,而明快風格的高光部分會更亮,顯得畫面更加通透。
四、性能
華為Mate50 Pro搭載了一顆驍龍8+ 4G版處理器,在遊戲測試環節,王者榮耀和原神兩款遊戲來進行測試,室溫28.5度,華為Mate50 Pro王者榮耀最高只支持90幀的畫質,30分鐘遊戲下來,華為Mate50 Pro的平均幀率90幀,最高溫度是38.6度,功耗是3.56W;搭載驍龍8+ 5G處理器的,平均的幀率達到了90.9幀,已經超過90了,機身背面最高溫度依然是38.6度,功耗是2.7W;搭載麒麟9000處理器的華為Mate40 Pro,平均幀率89.8幀,最高溫度40.8度,功耗是2.74W。
原神升級到3.0版本之後,負載略有升高,所以測試成績,相比於之前要更低一些,華為Mate50 Pro平均幀率51.6幀,機身背面最高溫度45.5度,功耗4.9W;小米12S Ultra的平均幀率是50.1幀,機身最高溫度45.2度,功耗5.36W;華為Mate40 Pro的平均幀率是40.4幀,最高溫度45.6度,功耗4.44W。
整體來看,華為華為Mate50 Pro在性能上面相比於上一代有大幅提升,跟5G版驍龍8+處理器的手機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呢,在發熱和功耗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
五、續航
續航一直以來都是Mate系列的傳統強項,華為Mate50 Pro依然傳承了這種安心的感覺,經過測試,即使重度使用,妥妥用一天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六、其它功能
華為華為Mate50 Pro增加的新功能不少,比如北斗衛星消息、超空間壓縮技術、應急模式,還有適當可變光圈的效果等。其中還有幾個比較有意思的小功能。
第一個功能叫超級中轉站,我們在右上角會發現有一個小的隱藏起來的卡片,畫出來以後,就是應用中轉站了,一般其它手機這個地方畫出來會是一個dock欄,方便用戶分屏,但是華為Mate50 Pro需要長按才能畫出dock欄。超級中轉站中可以放一些需要轉換到其它應用的文件,比如圖片、音樂等,它就像一個臨時的小書包一樣,還是比較實用的。
第二個功能,就是智感掃碼,當手機在主界面的情況下,不管是亮碼還是掃碼,都不需要再進入界面,直接就可以進行操作,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估計很多華為用戶使用這個功能之後,就不會再習慣現在的操作了。
第三個功能,就是鴻蒙OS 3.0新增加的一個功能,配合華為FreeBusPro可以做到空間音頻的效果體驗,這個效果呢,其實還是挺有用的,特別是在看一些視頻的時候,當用戶轉動的時候,會發現耳機裡面的音源還在之前的位置,會有一種空間的感覺,其實就增強現實。
整體來說,Mate50 Pro是華為在當下的大環境下,能做出的最好的手機,也是最旗艦的手機,除了5G和攝像頭的硬件之外,這台手機幾乎沒有什麼遺憾。它的整體的表現讓人覺得非常踏實,就感覺像iPhone一樣,雖然拿到的硬件並不是最好的,雖然參數並不是最強的,但是整體的體驗卻是最舒服的,系統非常流暢,功能非常好用,那些智慧的功能也是非常地穩定,手機在使用的時候,有一種順滑舒心、踏實享受的感覺,在如此眾多限制情況下,華為依然能把Mate50 Pro做得如此的極致,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些限制,華為的手機能做成什麼樣子,但是不管怎麼樣,華為Mate5終於回來了,這感覺真好。
好了,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吧,大家對於華為Mate50 Pro這款手機怎麼看?會買嗎?把您的想法留在評論區,我們一起交流吧,不要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關注,在這裡先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