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NAS存儲”這個詞彙,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專業,再延伸的描述就是需要一定的網絡技術或者電腦操作技術,但殊不知如今的NAS存儲設備早已進化到易操作、易上手且功能強大的程度,而它的用途也不再局限於文件存儲專用這一單一功能。
以ORICO全新推出的MetaBox Pro HS200為例,它除了能夠提供常規的網絡存儲支持之外,它還能夠提供硬解4K外網流暢播放服務、2.5GbE網口可鏈路聚合以及Docker功能支持等等,為了能夠讓大家對當下的NAS產品有更深入的了解,筆者特地針對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做了一個評測體驗分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看看,現如今的NAS存儲設備玩法有多豐富,功能有多麼強大。
外觀設計方面,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設計的非常圓潤,機身採用的是一體成型工藝,全鋁合金材質還是蠻有誠意的;前蓋板是PC材質,也是做了一個磨砂工藝處理並印有ORICO及其Logo,蓋板採用的是磁吸式設計。關於這個外觀設計,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推出一些周邊,把它打扮一下,例如小豬豬?
拿掉前蓋板之後可以直接看到設備的兩個硬盤托架,筆者為這款NAS準備的是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從硬盤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玩意是專用的,在這裡說一下,如果你想要獲得一個穩定、高效、流暢、安全的存儲體驗,我覺得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硬盤”去做。
談到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我覺得還有幾個因素應該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它採用了CMR技術,從專業角度來解釋就是“它會在磁道間形成一個保護間距,為的就是不讓數據重複疊寫!”從字面就能理解出,數據不會疊寫,那麼數據存儲相對就安全,同時,也正是因為數據不會疊寫,硬盤運行的穩定性以及數據存儲的安全性也會有一定提高。
除此之外,作為NAS專用硬盤,東芝N300系列支持7×24小時連續工作運行,這是普通機械硬盤所無法比擬的。另外,還有一個小細節需要和大家說一下,普通機械硬盤一般只有1年或者2年的質保服務,而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則是提供了3年的質保期,相信這個消息對大家來說算是個小驚喜了。
硬盤讀寫表現方面,筆者使用了ATTO Disk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對其進行了讀寫測試,可以看到它的讀寫速度可以維持在265MB/S上下,這個讀寫表現對於機械硬盤來說稱得上是高速了。
另外,筆者還要在這裡做一些補充說明,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還搭配了RV傳感器和衝擊力傳感器,如果設備在運行時突遇震動或其他情況,它還能夠自動停止讀寫,以保證數據安全。
關於硬盤容量選擇方面,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覆蓋了4TB-16TB容量空間,而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恰好也支持這個容量區間,所以最終如何選擇,還是要看你自己。如果你想要在家中獲得更多的娛樂支持,例如共享影視資源,那我個人覺得還是準備兩塊大容量NAS硬盤比較好。
看過了硬盤部分之後,我們再看看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的接口支持,從左至右依次為DC電源接口、2.5GbE網口、USB3.0接口和Reset複位鍵;在接口面板上方還有大面積的散熱格柵以及超靜音風扇加持,設備在運行期間的散熱情況我們也完全不需要擔心。
對了,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的機身還暗藏了玄機,除了MetaBox Pro印花之外,在它的前面還印有Weline及其Logo,其實這暗指了ORICO與Weline的聯合,要知道這款NAS在多平台運行方面主要還是依託Weline提供的App。
另外,在這裡也贅述一下一些我們無法直觀看到的硬件配置,例如它採用了Intel Gemini Lake Refresh芯片,4GB DDR4 2400MHz內存以及8GB eMMC閃存等。
對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的硬件信息有了一定認識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它在軟件功能支持方面的表現。下載安裝Weline App,根據指引對設備進行綁定,初次使用需要對硬盤進行格式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手動鍵入“確認格式化”字樣才能完成操作,有了這個保護設計,我們完全不用擔心熊孩子玩手機時誤操作。因為我選擇的是雙盤位NAS版本,所以RAID模式僅支持LVM、0、1,如果你有更多的需求,可以選擇五盤位版本。
功能設定方面,Weline設定了“我的空間”“公共空間”“群組空間”,對於前兩項功能我們可以直接理解成私有空間和開放空間,而群組空間大多數家庭用戶是用不到的。
除此之外,App還對圖片、視頻、音頻以及文檔做了明確分類,以便於我們在實際應用時查找。
文件的上傳、下載都非常的方便;另外,為了便於我們查看,Weline還支持在線預覽,在這裡還要特殊提一句,筆者特別測試了在線觀看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有多次拉動進度條的操作,而整個操作過程並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
除了常規的上傳、下載之外,Weline還支持文件分享、保險箱、外部儲存、離線下載、去重、硬盤自檢等延伸功能,不過我覺得對於一些“愛搗鼓”新東西的小夥伴來說,DNLA、Samba、Time Machine、Docker或許才是他們比較關注的。
對了,還有一個備份功能我覺得要和大家聊一下,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支持相冊備份和通訊錄備份,這個功能也剛好適用我前面說到手機空間不足的情況。
另外,安卓端Weline還支持微信備份,在這裡也希望後續iOS端也可以支持同樣的功能。
至於PC端Weline的體驗,我覺得沒啥必要再重複展示,因為從功能延展性來說,它並沒有移動端豐富,而其他功能也是大同小異,我們只需要知道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支持這麼多功能就可以了。
在測試的最後,我還同時使用筆記本、手機和智能電視進行了多設備、多平台同時在線操作,整個的操作體驗十分流暢。另外,關於文件分享和多平台同時使用這部分,如果不想下載Weline,可以直接使用DNLA功能,這樣就能搭建一個公共空間,構建家庭娛樂網絡,即便你沒有紮實的網絡技術,也能夠一鍵輕鬆搞定。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留意到,筆者在分享的過程中一直都沒有提及配網的過程,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我忘記分享,在這裡我要鄭重申明,不是我不分享,而是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根本不需要那麼做,我們只需要為設備連接上網線,其他的都交給SDVN技術就好了!好了,關於ORICO NAS MetaBox Pro HS200的體驗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看過上述內容之後,是不是很感嘆當下技術的強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