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小夥伴有很多口耳相傳的生活經驗,其中“電視機故障拍拍就能好”可謂是百用百靈,無論是電視機黑屏、花屏、沒有聲音、信號不好等,好像拍打就能解決電視機的所有毛病。
但實際上,這種經驗已經隨着CRT電視機行業的落幕一起遠去了。從最簡單的LCD到量子點、OLED、激光電視等等,拍打電視只會造成電視機的二次損壞。那其原理如何呢?讓我們細細道來。
構造不同
老式CRT電視機採用顯像管成像技術,電視機的體積極厚,其電子元件和焊接技術比較傳統,並且大多採用了手工焊接,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就會可能產生虛焊、接觸不良的情況。此時,拍一拍、震一震也許電極接觸就會好一點,暫時恢復正常工作。
當前,無論是LCD還是OLED電視,其背板均採用了先進的製作工藝,機器人精細化製作,且背板不再由複雜的銅線、顯像管等組成,從結構上反而更加簡單,但產品用料略微嬌貴,輕易不會壞,但壞了靠拍打只能越拍越壞。
CRT的最大對手:濕氣、老化
導致老式電視機損壞最大的兇手其實是濕氣。80後都有一個經驗,電視機不管是黑屏、花屏、沒有聲音或許都可以靠拍打立竿見影,但如果是電視機偏色、發紅的情況則需要拍打很久才可能緩解。實際上由於顯像管的結構原因,長時間使用以及潮濕氣體的侵蝕下,顯像管會逐漸老化。遇到後者的情況,開機一段時間,隨着電視機的發熱,潮濕空氣逐漸散發,電視機的顏色、圖像就會有一定的好轉,其中的主要原因和拍打無關。
而LCD與量子點電視都採用的背板發光技術,依靠背板的燈珠照亮前排的液晶面板,在非物理損壞的情況下,長期使用損壞概率最大的是背板電子元件和燈珠的老化,從而導致暗角、陰影等情況發生,而液晶屏幕的故障原因大多是壞點、亮點。這種情況下,拍打對於老化部件只會造成二次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