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評測中,我們將看看銳龍 7 2700x 與英特爾 i7 8700k 的表現如何。與英特爾酷睿 i7 8700K 與 Ryzen 7 2700X AMD 的價格差距相比,AMD 銳龍 7 2700X 與英特爾酷睿 i7 8700K 的基準測試結果在大多數任務中都相差甚遠。
與英特爾酷睿 i7 8700K 相比,銳龍 7 2700X 在除遊戲之外的幾乎所有任務中都明顯更快,因此獲勝。處理器在遊戲和基準測試中進行了測試,以測試不同場景下的性能。
遊戲中測試的分辨率為 1080p(全高清):巫師 3、孤島驚魂 5、戰地 1 (bf1)、輻射 4、全面戰錘 2 (戰錘 II),以及軟件:7zip 壓縮、Blender、Cinebench、Firestrike、luxmark、photoshop 和 x264,沒有進行超頻。
因此,AMD 推出了第二代銳龍處理器,該處理器支持全新的 14 納米光刻技術、新的主板芯片組和更高的啟動基頻。這是銳龍系列不可避免的成熟,它絕對比新的 革命性處理器更像是一種進化。
AMD 銳龍規格:
現在,銳龍 7 2700x 是其新的第二代處理器中最強大的。憑藉 8 核和 16 線程,它還具有 3.7 GHz 基本時鐘和 4.3 GHz 最大升壓時鐘。正如您所料,這是單核最大微風頻率,但多虧了新的 Precision boost 2 技術,當所有內核都處於活動狀態時,您不會停留在相同的基本 3.7 GHz 速度上。
這意味着在遊戲中,您通常會獲得超過 4.1 GHz 的標準速度。根據我對附帶的冷卻器的經驗,所有核心提升速度都是 4.0 GHz - 它配備了一個冷卻器,這是一個很好的冷卻器。而且我確實建議您使用它,我不建議您花錢購買不值得的售後冷卻器。
這是因為它在全負載下在所有 8 核 16 線程上運行得很好。與上一代相比,2700x 還獲得了更高的 105 瓦額定 TDP。相比之下,之前的高端銳龍 1800X 只有 95 瓦的 TDP。
AMD 也在繼續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為他們的新芯片定價。此外,它確實適用於現有主板,如果您已經擁有 300 系列主板,則無需更換主板,但是,它需要更新 BIOS,然後才能使用第二代 Ryzen 芯片之一。
但是,現代主板具有自動支持該處理器的 BIOS 更新。AMD Ryzen 的 L3 緩存為 16MB,而 Core i7 的 L3 緩存為 12MB。
AMD Ryzen 7 2700X 包含 8 個內核和線程:16 個主頻在 3.7 GHz 和 4.3 GHz 之間,具體取決於工作負載。
特爾酷睿 i7 8700k 規格如何?
好吧,英特爾咖啡湖核心 i7 8700k 然而,只是一個 6 核 12 線程 CPU。但酷睿 i7 確實以更高的頻率開箱即用。儘管具有類似的 3.7 GHz 基本時鐘,但 i7 8700k 核心將把所有頻率提升至 4.7 GHz,這與 AMD Ryzen 的 3.7GHz 不同,大多數主板都會很樂意讓它以最高速度運行,即使所有內核都處於全速狀態。英特爾酷睿 i7 8700k比 Ryzen 7 2700x 貴很多。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表現吧:
進行測試 - 1080P Max
- AMD 銳龍 7 2700X- 99fps 平均
- 英特爾酷睿 i7 8700k- 101fps 平均
AMD 在新的 2700x 上做得非常出色,當所有多核都被執行任務時,原始的 Ryzen 芯片卡在基本時鐘上,第二代芯片擺脫了這些束縛並進一步推動了該芯片。
這意味着這些處理器的計算能力遠遠領先於類似規格的第一代銳龍。將當前的頂級 Ryzen 2 芯片與最好的原始芯片相比,2700 倍的性能明顯優於 1800 倍和 CPU 基準測試。
儘管具有相似的規格,並且基於基本相同的架構構建,但 2700x 在 CINEBENCH 測試中快了約 17%,在 x264 視頻編碼文本中快了 12%。這完全取決於這些新芯片提供的額外時鐘速度——這也意味着它遠遠領先於英特爾酷睿 i7 8700k。
AMD Ryzen 7 2700x 在 CINEBENCH 中快 31%,在 X264 中快 21%,這與這款更便宜的芯片在計算能力上有很大的不同。可悲的是,這並沒有轉化為任何明顯的性能提升遊戲。
是的,AMD Ryzen 7 2700x 現在正在更有效地使用其內核,但 CPU 速度並沒有給您帶來額外的幀速率。AMD 銳龍 7 2700x 比前幾代更快,但每秒只有幾幀。
然而,好消息是,它與最快的英特爾咖啡湖芯片是相同的措施。英特爾酷睿 i7 仍然可以聲稱他們的處理器是最適合遊戲的,即使面對第二代銳龍芯片,但每秒最多只有幾幀 - 這對遊戲玩家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見的,尤其是當你開始推動裝備的圖形性能。
我們在 1080p 下進行了測試以限制基準測試對 GPU 的依賴,但即便如此,差異也可以忽略不計。當您以 1440p 或 4k 玩遊戲時,它們根本不會有任何區別。
然而,英特爾芯片仍然更好的一個地方是在功耗方面。推送時,AMD Ryzen 7 2700x 在我們的 CPU 負載測試中從錢包中消耗了 249W。而 8700k 的最大功率則超過 180 瓦。
超頻:
超頻是我們認為與第一代芯片相比,新的 Ryzen CPU 可能會顯示出一些強大實力的地方。特別是考慮到他們的新 x470 主板和更高的時鐘速度,但遺憾的是這並沒有實現。
使用 AMD Ryzen 7 2700x,我們可以為芯片提供最高時鐘頻率為 4.3 GHz 單核。這仍然高於 1800x 的管理水平,但並沒有真正將其推向超出您的預期。
當然,讓所有 8 個內核和 16 個線程達到 4.3 GHz 可為您提供一些重要的計算性能。但是,單核時鐘速度是唯一可能改變您的遊戲幀率的因素。以 4.3 GHz 和 4.15 GHz 運行的遊戲之間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
這就是英特爾 8700k 以 5.2 GHz 進行遊戲的能力使其成為贏家的地方。儘管如此,僅在 CPU 性能很重要的遊戲中。例如,在以GPU為中心的遊戲(例如孤島驚魂 5)中,只有最低幀率應該有任何不錯的改進。
文明VI AI TURN TIME TEST
結果:
AMD RYZEN 7 2700x at 4,3GHz- 11.61 秒
Intel i7 8700k at 5.2GHz- 10.83 秒
更好的是文明VI AI回合時間測試。在以 AI 為中心的基準測試中,超頻的英特爾酷睿 i7 8700k 快了整整一秒。因此,如果您關心獲取最高頻率數字,那麼英特爾酷睿 i7 8700k 仍然具有優勢,但實際上,在大多數遊戲中,與其說是真正的性能提升,不如說是吹牛。
最終判決:
AMD 的 Ryzen 7 2700x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強大芯片。它解決了人們在使用原始 Ryzen 處理器時遇到的主要問題,現在更多時間為我們提供 CPU 的全部功率,這意味着它與英特爾最好的 Coffee Lake 處理器相比更具競爭力。它也能夠以更少的現金做到這一點。
好吧,除了 8 個 CPU 性能方面,AMD Ryzen 7 2700x 的額外核心計數器確實將超級核心 i7 8700k 放在了位置上。
這意味着英特爾將不得不做出回應,無論是通過在處理器定價上放棄還是推出他們的八核芯片,他們只需要做點什麼。但是這次 AMD 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在他們目前的第二代堆棧中沒有 Ryzen 72800x,這很奇怪,因為 1800x 是頂級產品——所以這一定是 AMD 阻止的光環產品。
芯片經過調整,可以為我們提供 Zen plus 芯片所能提供的儘可能多的功能,並且在英特爾發布 8 核 i9 後立即推出,使其成為 AMD 的明智之舉。
這表明他們都吸取了教訓,Ryzen 不僅僅是曇花一現,AMD CPU業務將繼續保持競爭力。
事實上,AMD正在改進他們的原始產品應該讓遊戲玩家對他們重新充滿信心,甚至可以說服那些不想成為早期 Ryzen 客戶的人這次對 AMD 的芯片發表意見。
這是我們對 AMD 和英特爾這兩款處理器的評論,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這一次的測評。
呆貓桌面雲提供高CPU和專業級顯卡,自由選擇
呆貓現已有3款GPU機型供用戶選擇,分別是天璇型、天璣型、天樞型,機器類型豐富適用於規模辦公應用、彈性增加桌面、跨區域聯網、商業信息安全等。
所有機型皆配備NVIDIA專業級顯卡,堪稱顯卡頂配陣容,“天花板”級別的流暢體驗,完美應對CG人各類實時渲染硬件需求,“超級電腦”即刻到手!
呆貓雲盤一方面方便設計師將創作期間產生的龐大資產文件存儲至專屬雲盤,不佔用本地存儲空間;另一方面,讓異地的創作者可連接同一個高性能存儲辦公,資源實時共享集中管理,本地與雲端一鍵直達,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呆貓雲桌面以異架構雲桌面技術為基礎,內部搭載呆貓雲盤,具備硬核備份機制和保密機制,保障資產文件安全,用戶可放心在呆貓雲盤內共享團隊資源,團隊成員可異地使用不同的軟件來實時交互製作同一個三維場景。
更多電腦知識和雲電腦服務都可以繼續關注呆貓桌面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