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曆法說《周易》之33:用《周髀算經》揭開《周易》的秘密

周髀算經》原名《周髀》,是我國流傳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數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天文曆法著作。

巧的是,我們說過,《周易》中也包含着豐富的天文曆法和術數知識。

《周髀算經》

更巧的是,《周髀》和《周易》,兩者之名中都有一個“周”字,而且傳說中《周髀》的秘密被傳給了周公,而《周易》的卦爻辭則是周文王編寫的。

庖犧(伏羲)氏立周天曆度,其所傳則周公受於殷商,周人志之,故曰《周髀》。(《晉書.天文志》)

更更巧的是,傳說中《周易》中的卦象是伏羲創造的,而《周髀》中的天文術數同樣如此。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繫辭

古者包犧(伏羲)立周天曆度。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安從出?”《周髀》

那麼,伏羲所立的《周髀》中的“周天曆度”,與《周易》中的卦象有什麼聯繫呢?不妨細細探究一番。

一、伏羲何人?

我們在尋找伏羲的原型時說過,伏羲其實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天上的一顆星:大角星

大角星,是北半球夜空中最大最明亮的恆星。

碩大無比的大角星,比太陽大小的比較

和傳說中“王天下”的伏羲一樣,這顆星也被視為天王的所在。

“大角者,天王帝廷。”《史記·天官書》

和傳說中“聽八風而畫八卦”的伏羲一樣,這顆星在《山海經》的天文圖中被畫成一個“張其兩耳”在側耳聆聽的大人模樣。更妙的是,大角兩旁邊各有鼎足三星,組成了大角星的兩隻招風大耳朵,名字叫做“攝提”。

和傳說中龍首人身的伏羲一樣,大角星恰好就位於東宮青龍的龍頭部位。

和傳說中“立周天曆度”的伏羲一樣,大角星恰好位於北斗的斗建所指方向上,又稱“攝提格”,也是古人用以制訂曆法的關鍵星。

大角星直斗杓所指

“杓攜龍角……大角者,天王帝廷……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古曰攝提格。”《史記.天官書》

《爾雅·釋天》曰:“太陰在寅曰攝提格。”巧的是,“甲寅元”曆法的元年甲寅,就叫做“焉逢攝提格”!

二、龍馬何在?

傳說中,伏羲畫八卦,靈感來自於龍馬帶出來的河圖。漢代經學家孔安國嘗言:“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

巧的是,我們說過,這匹給了伏羲靈感的龍馬,和伏羲一樣同樣也是來自於東宮青龍七宿中的星宿:房宿。

“房為龍馬”《孝經說》

房宿

更巧的是,我們在上一篇中還說過,在“甲寅元”的曆法中,立春“正月旦”是“王者歲首”,這一天的標誌性天象,就是房星天駟晨正,如同一根巨大的華表豎立在南方的天空中。《周易》的作者,將這個天象描繪成“乘馬班如”之狀,寫在了僅次於乾坤二卦的《屯》卦中。

更更巧的是,房宿四星不僅被比作“乘馬班如”,還被稱為“四表”,是用於測定四方的華表,而《周髀》的“髀”字,恰恰正是“表”的意思!

髀,股也;股者,表也。《晉書.天文志》

更更更巧的是,《周髀》中的天文學說以蓋天說為主:

所謂《周髀》者,即蓋天之說也。(《晉書.天文志》)

而我們說過,古代的蓋天圖之所以名為“蓋”,是因為它們的天文圖通常都畫在車蓋之上,而《周易》的第五十五卦名為“寷(豐)”,正是巨大的車蓋之意!而五十五這個序數,恰好又是房宿這匹龍馬身上的河圖十數之總和!!!(有關《豐》卦與蓋天說的關係,本系列前文已述。)

河圖十數的總和為五十五,蓋天學說

巧嗎?實在是太巧了!還有更巧的。三、六峜[fǎ]與九九

在《管子》中,對於伏羲畫八卦和立周天立度這兩件事情都做了說明:

虙戲(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周人之王循六峜,行陰陽。《管子·輕重戊篇》

黎翔鳳先生指出,這個伏羲所作的“六峜”應該是八卦應用的六種方法,其具體應用就記載在《周髀》之中:

“按《通卦驗》:‘宓戲(伏羲)生,撣出表,……’卷下列二十四氣晷影之長,與《周髀算經》一致。‘六法’之義,與《周髀》合觀乃明。《周髀》云:‘冬至從坎,陽在子,日出巽而入坤。夏至從離,陰在午,日出艮入乾。’古代用土圭測日,立八尺之表,每日午測其影之長短,以定二十四氣。其在天象,則觀其斗柄之旋轉。春分秋分,太陽出震入兌,秋分以後偏北,出艮入乾。春分以後偏南,出巽入坤。八卦之位,震兌不移,餘六位有變動,觀測其變動之位,是為六法。今之《通卦驗》‘巽’誤為‘兌’,若於更正,則一絲不亂。”

由此可見,伏羲創造八卦和“六峜”的方法,與“立八尺之表”來測日影長短有關。

巧的是,我們在前文已經說過,房宿本身就是一根天上最標準的華表,它被用於確定曆法上的立春,也是“立周天曆度”的最佳參照物。

更巧的是,古人有“馬長八尺為龍”的說法,房宿駟馬之所以被稱為“龍馬”,就是因為古人也將它視為一根標準的“八尺之表”!

說完了“六峜”,我們再來看看伏羲的“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實際上就是《周髀》中“立周天曆度”的另一種說法。

這個九九之數,也就是我們在“數說《周易》”系列中提到的“九九八十一”乘法口訣。

《屯》卦 “乘馬班如”

巧的是,這個九九八十一,就是四個三相乘的乘積。而在《周易》的第三卦《屯》中,又是房宿那“乘馬班如”的四馬,恰好也一共出現了三次!

數字“三”中,到底隱藏了伏羲的多少秘密?

《周易》的第三卦《屯》的天象中,到底還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神奇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