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卦體中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謙卦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高大顯示不出來,此在人則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覺地不顯揚。
謙卦展示謙的形勢下各種變化的可能性。謙指謙讓,主卦是艮卦,卦象是山,陽數是1,特性是被動和阻止;客卦是坤卦,卦象是地,陽數是0, 特性是廣大和適應。主卦與客卦的陽數比是1:0。謙的人像山一樣,從不炫耀自己的秀麗,也從不掩飾自己的禿石和斷崖。主方應當靈活地採取主動,利用客方的消極被動,並且堅持強硬態度,着力改善素質。
封辭
《謙》:亨。君子有終。
謙卦。通泰。筮遇此卦,君子將有所成就。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彖辭》說:謙卑,則亨通。天的法則是,陽氣下降,生成萬物,使世界充滿光明。地的法則是,陰氣上升,與陽氣交感,使自然循環演化。天的原則是虧損那盈滿的,培補那虛缺的。地的原則是侵蝕那盈滿的,增益那卑微的。鬼神的原則是侵害那盈滿的,降福于謙虛的。人的原則是疾恨那盈滿的,喜歡那謙遜的。謙慮的品德,使尊貴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壓。這是君子獲得善報的原因。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pou二聲)多益寡,稱物平施。
《象辭》說:本卦外卦為坤為地,內卦為艮為山,地中有山,內高外卑,居高不傲,這是謙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以謙讓為懷,裁取多餘昀,增益缺乏的,衡量財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
爻辭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初六:謙讓,再謙讓,這才是君子的風度。具有這種品德,即使冒險涉水過河,也是吉利的。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象辭》說:十分謙讓的君子,就是從謙讓入手進行自我修養。
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六二,明智而謙讓,心正而吉利,《象辭》說:明智而謙讓,心正而吉利,因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九三:勤勞而謙讓,這樣的人將有好結果,凡事吉利。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象辭》說:勤勞而謙讓的君子,萬民敬服。
六四,無不利,撝(huī)謙。
六四:無所不利,只要奮勇直前而又謙虛謹慎。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象辭》說:無所不利,只要奮勇直前而又謙虛謹慎,因為這樣才不會違犯法則。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六五:貧窮是由於敵國的侵掠,應該對之討伐,無所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象辭》說:筮遇此爻有利於征戰討伐,因為是征討不服從王命的人。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上六:明智而謙讓,出兵征伐邑國自然獲勝。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象辭》說:明智而謙讓,尚不能感化邑國得行其志,就可以出兵征討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