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900車主1000km真實感受:開起來爽,能耗優秀,隱藏優惠巨大

實車很帥


最後選了白色

本來是去年底準備春節前換車,結果因為一些特殊情況,拖到了今年,正當我們在糾結理想L9還是問界M8的時候,領克900突然出現,更關鍵的是它自帶我更加在意的插電混動系統而非增程式,畢竟我始終認為增程式是背着發電機的電車,長遠來看估計會更快被插電式混動取代。尤其是28萬多起的正式上市價,比問界M8都要便宜接近8萬起,回歸傳統、回歸機械,最終果斷下定31.69萬的1.5T Ultra版。目前兩周左右時間開了接近1000公里,總算可以好好聊一下真實感受,希望對還沒買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隱藏優惠太多

必須誇獎領克現在服務很細緻


有圖有真相

先來說大家最關心的價格問題,上市的限時價格直降2萬,其實就是廠家直接給的優惠,其中1萬置換補貼,1萬現金補貼,都是走個流程直接到手,不需要真正去賣車,這一點好評,這時候就是31.69萬的限時價格了。此外還有本地政府的區補6000元、小定權益1000元抵5000元,以及問答券1000元券,等於又減了1.1萬元,還有政府新能源置換補貼1.5萬元,也就是還優惠了2.6萬元現金,真實車價已經來到29.09萬元,尤其香的是廠家還有20萬三年免息貸款,沒有任何手續費,又變相優惠一兩萬,而且電動踏板、後排娛樂屏、車頭交互屏都是標配不用再選裝加錢,也不是像某些競品給50%的選裝基金,讓你選了難受、不選可惜的糾結,所以就這個級別、性能、配置,不到30萬落地,領克確實很厚道。

二、 動力

實車很大,但很好開,完全不輸X5


整體感受比油車更好,綜合功率530Kw、扭矩1000Nm,這在之前油車時代是無法想象的,起碼200萬級的12缸旗艦性能車水平。城市提速非常順暢,高速輕輕鬆鬆跑到143km以上,感覺到時速200都還有餘量。高速再加速和巡航表現比試過的理想L9明顯更有勁,即便偶爾電量不多,市區繞城高速加速也非常強勁,不得不說傳統大廠的發動機底蘊在這種時候,就顯示出了與新勢力的優勢。買來後開過一次山路,整體操控超出預期,動力跟腳、轉向輕鬆、側向支撐充足,開起來不拖泥帶水,看來參加世界賽車的確有利於調教功底。

三、 能耗


領克900的官方百公里電耗21.9度,官方饋電油耗6.95L。目前我們全程都是開的智能電混,智能切換很省心,拿幾個典型路況來說一下能耗吧,有一段24km的城區道路,全程用電,電耗顯示21.6度/100km。有一段150多公里的全高速路,油電混用,最後顯示平均3.8L油耗和15度的電耗,按照油費7.5元、電費家充3毛,大概就3毛多一公里,可以說將大車的使用成本有了明顯的降低。還有段50公里左右的饋電狀態全程用油,同時還要充發電,最後顯示油耗只有7.1L/100km,而且領克的能耗顯示是直接包含了空調、屏幕等,不是某些新勢力只算驅動電耗的小伎倆,這一點值得好評。

四、 空間舒適度

看車時候對比的

當初買領克900看中的就是空間,本來是打算買MPV的,因為有自駕游需求,即便每年也就兩次長途自駕,但是不管五個人或者六個人的話,後面的乘客都很難受,所以覺得MPV空間還是更有保障。結果陸陸續續全尺寸的新能源SUV推出,實際試了騰勢N9、理想L9後,覺得可以接受,三排乘坐空間不比主流MPV差多少,後備箱略小一點點。領克900的話,我個人對比坐下來,比騰勢N9和理想L9的乘坐空間要多接近10cm,就是第一二排都差不多的坐姿,第三排膝部空間要寬敞點,基本上老人和娃娃甚至我坐第三排都不會有任何壓抑的感覺,都喜歡坐。

店裡覺得這個模式很適合老年人,動心了

腿可以完全伸直,很大

這就是男人夢寐以求的一刻吧

而且可以調整二排座椅旋轉,二三排對坐,目前沒試過,但有應該比沒有更多選擇。不過稍微吐槽的是後備箱空間,領克900本身可以通過調節第三排座椅來擴大後備箱,但座椅和後備箱地板接縫的位置有個摺疊板,直接限制了東西往前推,這一點應該可以想辦法解決。天地門確實很喜歡,總覺得逼格更高,儀式感強,貌似車位空間小一點也更容易開啟後備箱門?

五、 內飾和智能化


至於內飾用料,領克900的用料水平完全挑不出啥毛病,基本上全都是麂皮、真皮、軟質材料,座椅配上雙腔空懸,舒適度拉滿。個人唯一覺得的是可以減少一些玫瑰金色的裝飾條,家用的話應該以清爽為主,沒必要這麼商務風。當然車機和智駕確實不是領克的長處,好在車機目前是很順暢的,反應夠快,跟手了。智駕的話用了兩次,沒我詳細的那麼智能,還是需要接管,索性直接全程自己開了,可能也跟我個人圖穩重保守的風格有關吧。

一如既往的支持

總結:整體用下來,雖然使用時間不多,但是領克900的整個完成度是非常驚喜的,而且插混相比增程式混動在饋電狀態下的天然優勢也逐步感受到了,這次換車體驗也證實了我之前認為的,傳統車企在混動(插混、增程式)市場有絕對的後發實力。總的來說,這車性價比確實很高,都不是過渡產品了,起碼開個六七年不用擔心落後。如果各位也在考慮六座SUV,強烈建議去試試這些傳統車企的產品。#全家搶着坐的大六座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