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造反式”發布會,長城Hi4-G重新定義重卡混動

文/萬燕波

3月26日,保定。當長城商用車CTO孫玉與四位帶點柴油味的卡友並肩而立時,這場發布會已註定載入中國重卡史冊。沒有西裝革履的專家站台,沒有PPT堆砌的宏大敘事,取而代之的是卡友范前進吐槽“滑行像被鬼拽”、李海林抱怨“山區爬坡廢剎車”、工程師孫玉苦笑“被用戶數據打臉1026次”的真實故事。

這場以“用戶共創”為名的技術革命,不僅發布了Hi4-G超級混動系統,更向行業拋出一個靈魂拷問:當司機比工程師更懂車,主機廠該不該跪下聽課?

Hi4-G的“基因改造”

重卡混動賽道從不缺玩家,但多數產品不過是柴油機硬塞電機的“縫合怪”——油耗降3%,成本漲30%,用戶罵娘。長城Hi4-G的顛覆性在於,它從一開始就拒絕“油改電”的行業潛規則,轉而以“三擎八擋十模”重構動力邏輯。

雙電機(P2+P2.5)與13L康明斯柴油機的組合,看似瘋狂卻暗藏玄機:電機峰值360kW功率直接彌補柴油機低速扭矩短板,讓發動機專註高效轉速區間。結果?13L排量爆出17L動力,油耗反降25%。更絕的是全球首款重卡8擋DHT變速器,4500N·m輸入扭矩硬剛山區重載,99.5%傳動效率碾壓傳統AMT。這哪是混動?分明是給重卡裝上了“機械外骨骼”。

而真正讓Hi4-G甩開對手十條街的,是那顆 “九合一動力域控制器”。它將傳統分散的9個控制模塊集成到兩顆芯片,響應速度提升10倍,線束縮短20%。這意味着,系統能像老司機一樣預判路況:上坡雙電機全力輸出,下坡雙電機瘋狂回能,平路發動機直驅偷懶。“讓電機干臟活,柴油機只配喝茶”——這才是混動的終極奧義。

越虐車越省油,這科學嗎?

行業混動省油靠“標定”,長城Hi4-G省油靠“進化”。當友商還在實驗室模擬工況時,長城工程師已跟着卡友跑爛了40萬公里試驗車。他們發現一個反常識現象:在昆明-上海山區的連續爬坡中,Hi4-G竟比平原高速更省油!

秘密藏在AI算法里。系統實時分析載重、坡度、司機腳法,自動切換十種驅動模式。比如滿載爬坡時,P2.5電機直接化身“推背狂魔”,短時爆發350N·m扭矩;下坡則啟動“雙電機回收+發動機關閉”的薅羊毛模式,一趟山區冷鏈跑下來,剎車片磨損減少70%,電反而越跑越多。更狠的是,這套系統能通過OTA持續學習——“今天省5%,明天就能省6%,卷死同行沒商量。”

卡友汪振興的吐槽印證了這點:“第一次跑鄭州-廣州,油耗34L,氣得想退車。結果工程師連夜調數據,發現穩在85碼時電機老偷懶,改完策略直接降到26L!”你看,Hi4-G的技術邏輯根本不是“造一台省油車”,而是“造一台越開越摳門的車”。

從“方腦殼”到“子彈頭”

如果說動力系統是Hi4-G的內功,那1028個高爾夫球坑格柵+天圓地方車頭就是它的“易容術”。傳統重卡風阻係數普遍高於0.55,設計師還振振有詞:“方盒子能多裝貨!”長城反手一記耳光:誰說實用與美學不能兼得?

借鑒乘用車的空氣動力學方案,Hi4-G將格柵表面布滿凹坑設計,原理與高爾夫球減阻異曲同工;車頂圓弧過渡降低渦流,車側導流槽引導氣流貼合車身。結果?風阻係數壓到0.45以下,相當於每百公里省1.5L油。更絕的是,駕駛艙內部空間反而增加12%——“削掉的是風阻,漲起來的是利潤。”

卡友魯波對此深有感觸:“以前開進口車,駕駛室憋屈得像棺材。現在這車,我1米8的個子能躺平刷抖音!”你看,當友商還在吹0.01的風阻進步時,長城早已玩透了用戶痛點:省油是底線,體面才是剛需。

重卡司機當“監工”

長途重卡司機的兩大噩夢:疲勞駕駛和“死亡右轉”。對此,Hi4-G的解法簡單粗暴:“把乘用車的L2技術塞進18噸巨獸”。

基於長城自研的智能駕駛平台,Hi4-G搭載的NOA功能已覆蓋全國5縱7橫高速路網。實測中,系統能在暴雨天氣精準識別車道線,自動超車時果斷切雙閃,彎道降速邏輯比老司機還穩。更實用的是“側盲區監測”——右轉自動激活360環影,A柱屏幕實時標記行人位置。用卡友李海林的話說:“以前右轉得伸脖子看,現在瞄一眼屏幕就行,頸椎病都好了!”

這背後是長城乘用車技術的降維打擊:9合1域控制器預留雙冗餘算力,5G車聯網支持毫秒級響應。當友商還在為“要不要給重卡裝雷達”吵架時,Hi4-G已默默收集了500萬公里數據。“安全不是配置,是肌肉記憶”——這話,斯堪尼亞敢接嗎?

燕波觀察

發布會尾聲,魏建軍發起油耗挑戰:“進口車贏了,Hi4-G白送一年!”這看似狂妄的賭約,實則是長城對行業規則的全面宣戰:當卡友從“乙方”變成“產品經理”,當實驗室數據被真實場景反覆打臉,重卡技術的價值標準已然改寫。

Hi4-G的顛覆性不在於某項參數碾壓,而在於它證明了一件事:最好的工程師在民間,最硬核的技術在泥里。 與其說這是長城的技術勝利,不如說是中國3000萬卡友的集體覺醒——他們用方向盤投票,告訴世界:重卡混動,該換中國人定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