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幾組數據便能感覺到中國汽車品牌的實力
①市佔率變化——乘聯會,今年2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59.4%,要知道最低時自主品牌只有35%左右,這20%多就意味着400多萬輛增量,崇洋的時代過去了;
②汽車出口——作為2023年第一汽車出口大國,今年以來汽車出口總體延續去年年末強勢增長特徵,今年1-2月海關出口汽車83.1萬輛,同比增長22%,其中在2月自主品牌汽車出口量達到24.8萬輛,同比增長28%,而合資與豪華品牌共出口汽車5萬輛,同比下降15%;
③專利數量——2023年中國汽車發明專利公開量按創新主體統計中,前五均為中國企業,華為,中國一汽,長安汽車位居前三;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專利公開量按創新主體統計中,華為、騰訊、高通、維沃、小米等跨界公司排名居前,整車企業中僅有長安一家入圍前五。
④技術突破與應用——比亞迪的雲輦和易四方技術讓奔馳與保時捷再秀肌肉時也不敢宣稱“唯一”,即使在增程發動機技術這個細分賽道,深藍智能增程2.0採用全球首款500bar缸內直噴技術、150mj高能點火系統發動機以及1L油≈3.63度電全球量產超高的油電轉化效率,也讓日產的e-power相形見絀;在三電領域,寧德時代,華為等一眾企業所擁有的商用化技術也已實現對合資的“遙遙領先”。
客觀講,現在唯一的明顯短板就是汽車芯片領域了,這點要正視差距,奮力追進。
“從這三點可見中國汽車硬起來了,但仍有卡脖子的地方”相關視頻
-
21:15
-
10:10
-
2:42
-
10:30
-
14:55
-
2:47:28
-
0:40
-
35:36
-
4:17:20
-
51:21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