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陳博 濟南報道
1916年6月,世界史上最殘酷戰役之一的索姆河戰役在法國索姆河上游盆地轟然拉開。在這場戰役中,馬克沁機槍以其連綿不絕的火力大出風頭,加速了戰爭形態轉變。
2024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似乎也已進入貼身肉搏的慘烈階段。
作為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之王,由比亞迪打響龍年車市第一槍無可厚非,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比亞迪掏出了自己的“馬克沁”機槍——榮耀版車型。
2月28日,比亞迪旗下全新漢、唐榮耀版(包含漢ev、漢dm-i、漢dm-p、唐dm-i等車型)發布。其中漢dm-i榮耀版121km精英型官方指導價來到16.98萬元,讓本就廝殺慘烈的b級車市場風雲再起。
比亞迪發布漢、唐車系榮耀版價格
時間稍向前撥:
2月19日,秦plus榮耀版、驅逐艦05榮耀版上市,起售價7.98萬起,上市首周訂單23590萬輛。
2月23日,海豚榮耀版上市,入門指導價下降到9.98萬。
春節假期結束還不到10天,多數打工人還沒從假期狀態調整過來,比亞迪就已經連發5個車系的榮耀版車型。打出的“子彈”之多,似有拳打油車、腳踢新能源,橫掃中國汽車市場之勢。
延續“冠軍”“榮耀”,開年掀起車市大亂斗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牌桌上,比亞迪無疑是牌面最好的。最近兩年,手握一把好牌的比亞迪牌風也已逐漸明晰:開局先扔一把“炸彈”。
2023年初推出冠軍版車型正式推出,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打響“油電同價”的口號,在市場上引領起一股“冠軍”版車型熱潮,最終實現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第一、全球電動車銷量第一的歷史性成就。
比亞迪宣布新車型上市
2024年,“冠軍”之後,“榮耀”延續。這一次比亞迪打出“電比油低”的旗幟,秦plus與驅逐艦05車型的“榮耀”版率先在10萬元級別車型打響價格戰。
比亞迪攪動市場,多家新能源車企也相繼推出發布新價新車。
五菱汽車發布五菱星光150km進階版,榮耀價9.98萬元起。同日,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周鈃發表微博稱:“一個字,跟!”
五菱星光降價
2月19日晚,哪吒汽車全系降價。其中哪吒x起售價9.98萬元,全系直降2.2萬元;哪吒s全系直降5000元,起售價15.48萬元;哪吒aya全系直降8000元,起售價6.58萬元。哪吒汽車ceo張勇發文表示:“我們也主動開卷了。”
2月20日,長安啟源也跟進喊出“電比油低”口號,旗下插混車型a05起售價直降1.1萬元,調整至7.89萬元。
2月28日,奇瑞推出全新車型icar03,10.98萬的入門款便可達到401km續航。
在高端車型上,除比亞迪漢、唐榮耀版外,極氪熱銷車型極氪001中期改款在2月27號上市。在配置增加的情況下,入門價降低了3.1萬元,頂配價格下調近6萬元。
“電比油低”,市場或加速走向淘汰賽
“接下來,誰還會買燃油車呢?”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其微博文案中展現出對接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充分信心。
市場也確實展現出對這種信心的支撐。2021年,比亞迪汽車累計銷量為74.01萬輛;2022年,比亞迪累計銷量暴漲至186.35萬輛,並於當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整車生產;2023年,比亞迪銷量再創新高達到302萬,成為國內市場銷量冠軍。比亞迪的新能源造車之路取得空前成功。
比亞迪2023年銷量達到302萬輛
從市場大環境來看,2023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達到2000萬輛。而在這之前:2020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了500萬輛,2022年2月突破1000萬輛。不到1年半的時間,總產量再次翻番達到2000萬。
在前幾天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果發布會暨百人會論壇(2024)專家媒體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2024年將接近40%,2025年接近50%,2026年超過50%,新能源汽車佔到市場的主導地位。
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的觀點更為激進。在2月18日廣東省政府舉辦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王傳福犀利表示,2024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會超過50%。比亞迪連推“榮耀”版車型,或將加速替代燃油車進程。
全國布局,比亞迪後備彈藥充足
2月22日,在海報新聞推出的《新能源車企“血戰”10萬元級!業內人士分析降價底氣》相關報道中提及,業內人士表示,降價需要技術和銷量兜底,價格戰並非人人都能打,盲目參與價格混戰可能會加速淘汰。
哪吒汽車門店
哪吒汽車銷售人員胡先生(化名)告訴海報新聞記者,比亞迪每年近三百萬輛的銷量為其低價戰略提供了底氣,相比之下,一些相對小眾的車企是較難複製其戰術的,有些車企盲目跟風降價至十萬元以下,可能根本沒錢可賺。
據海報新聞統計,比亞迪目前在全國已布局深圳、西安、鄭州、濟南、襄陽、長沙、常州、合肥、撫州九大生產基地,並在這些基地配套有電池、電機、電控等零部件生產廠。
濟南比亞迪汽車工業園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完善的布局為比亞迪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提供了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成本優勢。超過300萬的年銷量極大攤薄了研發、成產和銷售成本。
正如李雲飛在其社交平台發文稱:“得益於比亞迪的規模化效應及全產業鏈優,我們插電混動的價格可以做到比同級燃油車還要低。”
另一方面,作為影響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重要因素的動力電池生產成本價格持續降低,給比亞迪降價在添動力。
據澎湃新聞報道,在電池領域,2023年國內新投建項目超150個,擬投資總額超65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動力/儲能電池需求約為2000gwh,目前行業產能規劃已經達到8000gwh。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現貨中間價已跌至10.1萬元/噸,最低報價跌破10萬元/噸,2023年全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幅達80.67%。
九大生產基地產能蓄勢待發,原料端成本持續下降。龍年開年,比亞迪火力不停,讓我們不禁對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