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攔住?和美國公司簽訂8年技術協議,比亞迪“出海”敲定!

文/皮狗談科技

如今在全球的汽車領域上,美國對中國的汽車製造是虎視眈眈,他們不願意中國的車企順利的踏進美國市場以及歐洲市場等,除此之外,他們也不願意中國的技術深耕美國的汽車領域,包括簡單的零部件製造。

不難看出,美國這是打算攔住中國企業的“出海”,然而沒有料到的是,美國的企業和中國的技術越來越緊密,其中福特已經和寧德時代簽訂了電池工廠的協議。除此之外,比亞迪也傳來了一則消息。

據消息顯示,比亞迪跟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博格華納簽訂了8年的技術協議,通過授權刀片電池的技術,和該公司達成一系列的合作。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就算是在美國的阻攔之下,中國的企業出海的計劃被敲定也是一個難以改變的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的合作對於比亞迪而言是提升全球市場影響力的關鍵。雖說博格華納並非是一家汽車製造商,但是他的影響力並不小,作為一家美國的汽車零部件公司,他們在全球30多個國家都有布局規劃。

最重要的是,在老美的阻攔之下中企的技術是不好直接進入到美、歐等市場的,可如果通過了技術授權的合作模式,將中國技術輸出,那麼也等同於繞過了限制,讓更多的汽車使用上中國的技術。

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老美所謂的擺脫對中國電池技術的依賴目標,是難以實現了。

可能很多人會對中國技術的輸出很質疑,因為在過去很多電池廠商赴美設廠的時候,就被美國的企業要求共享技術。在技術被別人拿在手中的時候,這種不確定性就會變大,甚至有可能技術徹底被歸於別人的東西。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擔憂沒有錯。尤其是之前他們內部曾直接言明:拿走中國的電池製造技術,可以擺脫對中國技術的依賴。

但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想。首先,授權技術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專利。專利在比亞迪手中,哪怕他們掌握了技術,也始終繞不開要給中國企業專利費這一條。更何況,技術的本身就沒有底線,用專業人士的話來說就是,技術沒有新的只有更新。在我們獲取了一定的資金用於新一代技術研發的時候,他們在技術更迭之下,也只有和中國企業的市場利益綁定的更緊。

其次,我們都知道用別人的技術不如自己造,這是我們吃過的虧,所以我們更應該明白當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時候那種難以言喻的悲痛。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握着技術,讓他們來代工我們享受尖端利潤的同時,也將核心牢牢的把持在了自己的手中,這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所以說,不要總覺得技術的輸出是一件壞事,相反這將更加穩定中國技術在全球的市場地位。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事情的呢?對於技術上的輸出你們有什麼其餘的看法,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