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咱們汽車整車出口做到了世界第一,達到了 491 萬輛,總額是過了1, 000 億美元,其中新能源汽車達到了 120 萬輛水平,同比增長了77.6%。如果說咱們汽車總量、出口總量要算上散件和海外工廠的話,那量還會大一些。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和產業上已經具備了全面的優勢,在電池和整車管理上,更是有比較先進的技術,現在處於一個領先的狀態,所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那真的只有中美才是真正的對手。
我說的中美才是真正的對手,還得細分一下現在世界上最大最強的單體新能源車輛企業,那還是特斯拉了,我們是整體的若干品牌、若干廠家加在一起,那是要比它厲害,但我們還沒有一家獨立的企業比特斯拉還厲害。
不管怎麼說,中美在這兩個領域已經把其他的國家甩開得比較遠了。也就是說,咱們現在又不是有很多品牌,這些品牌競爭的很厲害,通俗的說,就是這些品牌在那內卷的很殘酷,最終都會經過一個過程,淘汰相當多的企業。
如果說一個行業沒有了內卷,大家天天過着朝九晚五躺平的日子,那才是真的要完蛋了。馬斯克說的這些話基本上是對的,也是事實,但也有誇大的成分。比如在軟件技術,尤其是車輛的創新方面,理念的創新方面,特斯拉還是比我們強,而且它現在還真是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企業。在融資方面,美國就有絕對的優勢,因為資金的來源,這是一個產業,一個企業能夠發展最根本的基礎因素。
新能源車輛未來它一定能替換過去燃油車,這個大的趨勢已經定下來了,但是我個人認為它也未必就一定是電動汽車,可能還有其他的一種形式。
當然了,新能源汽車它要全面淘汰傳統的燃油汽車,它還有相當長的一個時間,就市場來看,燃油車在一定的領域也有它存在的空間,但應該說是比較小了。咱們先不說車輛本身的好壞,新能源汽車要進行全面的普及,從目前來看它外部還有兩個很大的障礙。一個就是電力基礎設施的普及,另一個就是貿易壁壘。
咱們就說歐洲,他們對我們新能源車設置這樣那樣的壁壘,現在法國主導,德國也開始參與了,還要對我們的車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就真是有點玩不起的那個味道了。
所以有人就說,那是因為我們搞砸了美國和西方的關係,人家就卡你,這種思維遺留下來的流毒真是太深了,它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對他們形成的技術產業和產品的衝擊,汽車行業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影響太大了,那我們快速發展具備到現在的實力,這就是要砸別人的飯碗了。
還有一方面就是政治因素越來越強。現在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是不能進入台灣地區,這就阻礙了我們新能源汽車佔領市場的一方面。馬斯克現在說這個話,其實在某種層面,它是敦促了歐洲國家要從市場層面限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看來,特斯拉馬斯克這邊也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給他帶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