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適時四驅是最沒用的四驅系統?

四驅系統主要分三種,分別是全時四驅、分時四驅以及適時四驅。

相比於兩驅車,四驅系統被設計出來的本意是為了應對更複雜的路況,讓車輛將工具屬性發揮到最大。

其中,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的屬性非常明顯,就是典型的為了應對複雜路況、專業用車需求而來,回顧強勢的硬派越野車,基本上也都是以全時四驅為主。

分時四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油耗,保證性能和油耗都有一個不錯的表現,並且分時四驅的採購價也要比全時四驅更低一些。

退一步來看,適時四驅在整個四驅家族中扮演的角色更弱一些。

從目前的產業布局來看,適時四驅是介於兩驅和四驅之間的技術,“非必要不四驅”是適時四驅結構登陸市場的初衷。

正常情況下是兩驅,電控系統監測到車輪轉速差啟動四驅模式,用於獲取更足的抓地力保證車輛不失控,所以適時四驅大多出現在以城市使用為主導的轎車、SUV上。

比如說,日系城市SUV用的都是適時四驅,CR-V、RAV4、奇駿,包括途觀L、昂科威都是適時四驅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保證最低的油耗,並且在車輛即將失控的時候讓四輪都具有一定抓地力。

但事實上,適時四驅的能力也只限於此,能夠在車輛即將失控的時候調整動力,不能用於一定強度的越野。

並且大多數城市SUV的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車身剛性都不夠高,只能配合著適時四驅在鋪裝路面上行駛。

電動化時代,這樣的設計路線很容易被電四驅所取代,並且電四驅可以做的更好。

比如說比亞迪、特斯拉、長城等企業設計的四驅系統,不僅僅動力響應更快,而且動力更出色,電控系統處理應急方案的能力更強,並且沒有傳動軸,更可靠,在代替適時四驅這件事兒上電四驅顯然更合格。

電動四驅可以替代適時四驅,但是替代不了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

全時四驅的價值依然比較明顯,配合大梁、高強度車身進行高強度越野,能夠應對更加嚴苛的環境以及用車場景。在電控、大扭矩引擎的配合下,全時四驅的優勢能夠被發揮到極致。

橫貫整個四驅車市場,適時四驅出現的意義並不大,一般都是和小馬力發動機、承載式車身扮演城市出行的使命,在整車電控系統更加豐富、可靠的今天,其實適時四驅的重要性也在進一步下滑。

尤其是電動四驅全面可以替代的今天,城市用車方面,電動四驅要比適時四驅更加靠譜。

所以我們說,在整個四驅市場中,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很難被代替,因為它們都有剛性硬派越野需求,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的區別就是使用場景和定位不同,但適時四驅的重要性和唯一性就明顯不足。

畢竟,身為四驅卻不能真正出去越野,本身這就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