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否踩出比ABS更短的制動距離?

關於ABS最大的爭論莫過於制動距離了,有人說ABS可以縮短制動距離。也有人不服,認為ABS只是防止車輪抱死,讓你在急剎車時能控制方向而已,並不能縮短制動距離。

那問題來了:在路況良好的情況下,有沒有人能踩出比ABS更短的制動距離呢?

我在網上倒是看過一些測試視頻,結論很明顯:ABS制動距離比人更短。但那沒有代表性,因為司機都是直接一腳踩死剎車,沒ABS的會直接抱死,無法把人對剎車那種細膩的控制給體現出來,所以結果沒有可比性。

今天先跟大夥從理論上簡單聊聊我的幾點看法,等後續有時間了咱也來個真實客觀點的測試。

如果路面足夠平整,那麼我認為人類是有可能比ABS更牛的。

我認為最有效的剎車就是車輪在地上即將抱死但又若即若離時的那種狀態,帶點輕微的響胎聲,但車輪並不會抱死。人類駕駛員是可以踩出這種效果的。這種狀態下車輪在整個制動過程中都在與路面進行着極限摩擦,效率非常高。

而ABS呢,我認為它主要是在點剎瞬間能製造出那種輪胎與路面若即若離感覺的,而在釋放制動力的時候車輪上制動力其實是降低的。也就是說ABS點剎的頻率越高,性能理論上是越好的。但點剎畢竟是點剎,不是持續的,而人類駕駛員踩出來的那種若即若離的狀態可是完全持續的,由此我認為人類只要技術精湛,是可以踩出來比ABS更牛的制動效果的。

為什麼要說路面平整呢?

路面不平對人類駕駛員很不利。因為剎車踏板只有一個,你踩下去後同時控制四個車輪。假如路面不平整,左輪摩擦力大於右輪,那問題就來了:如果踩重了左輪可以進入若即若離的狀態,但右輪肯定就抱死了。如果踩輕了,右輪可以若即若離,但左輪制動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你就吃虧了。

而現在的ABS基本上都可以單獨控制每個車輪的制動力,所以它可以更充分地發揮每個車輪的抓地力,因此會佔優勢。但這也看路面不平的程度是否能追回來ABS間歇性若即若離的損失。

人類駕駛員還面臨一個很重要的技術難題。

有ABS的車,在急剎的時候可以無腦一腳悶,ABS會給你處理後事。但沒ABS的話咱就不能這麼豪放了,你得有技巧,還得有足夠的腳感使你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把剎車踩到輪子與地面若即若離的狀態。

這是很有挑戰性的,因為那個點跟抱死很接近,可以說稍微多踩一些就抱死,少踩一些又達不到極限狀態。所以在急剎的瞬間,司機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讓剎車進入最大制動狀態就很關鍵了。踩重點、猛點肯定會更快進入狀態,但也容易導致踩過頭引起抱死。踩稍微慢點可以把最佳狀態拿捏更准,但必然會導致更慢進入制動狀態。

結論:

結論就是人類駕駛員確實可以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控制在比ABS更牛的狀態,但關鍵因素就在於開始制動瞬間駕駛員能否在最短時間內把剎車踩到位,以及路面足夠平整。

而現實中這樣做的意義似乎不是特別大,因為真正的高手哪怕是急剎也很難把ABS踩出來,而動不動就踩出ABS的司機哪怕ABS性能再好其剎不住的概率依然很大。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歸根結底還是和駕駛技巧以及剎車技巧有關。由於篇幅限制,我們明天再繼續深聊駕駛技巧和剎車技巧。如果感覺以上內容有用,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更多有意思的汽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