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季開車前要不要提前打火預熱,這個話題在汽車維修界一直都很有爭議!
有人說現在造車技術很成熟,根本不需要提前預熱,更何況車子在怠速下,還會產生大量的積碳!
貌似聽起來是有幾分道理,但是為何有很多老司機都強烈要求冬季用車時要提前預熱呢?是他們的觀念老了,還是不提前預熱確實會對汽車有一定損害?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細心的朋友可能不難發現,其實在很多車子的說明書上已經很明確的說出了,車子在冷啟動後根本不需要提前打火預熱,啟動後直接駕駛就可以。
但是關於這種說法,在實踐中並不是很準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不少車都是因為在冬季行駛前,因為長時間不熱車的原因,導致發動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故障。
說明書上之所以這樣講,其實主要是指一些新車型。其次車企這樣去宣傳,目的就是為了向消費者能更好的展現出自己造車技術有多先進成熟。
因為新車在3萬公里內,即便是這樣冷暴力去駕駛,也很少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但是在行駛到5萬公里以後,由於長時間不熱車導致出的發動機問題也就會隨之而來了!
不過由於這種故障反映不是很及時,所以很少有司機在這個時候會想到是因為長期不熱車導致的發動機故障,所以關於要不要提前熱車這個問題,現如今也一直有着很大爭議!
其實長期不熱車,會加劇車子冷啟動磨損,同時對發動機的磨損那也是避免不了的,不僅僅是導致汽車油耗增加,或者是積碳增多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導致缸內竄氣以及燒機油的現象出現!
因為只要是汽車發動機,它都是一個熱效率發動機,像普通低功率的家用車,引擎正常工作下的溫度一般都會設定在90度,像更好點的車,可能發動機的正常溫度會設定的還要高一些,甚至還能達到105度。
這也就是說,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溫度在達到這個數值之前,可以說一直都是屬於冷車階段,只有發動機越接近這個溫度,那各零部件的磨損才會減小,其性能包括動力跟油耗才會發揮到平衡狀態。相反,引擎內部的磨損則會加劇,性能也發揮不好!
再就是有些公里數較大的車子,可能隨着天氣溫度降低,那在冷啟動後,發動機便會伴隨着出現一陣很高的嗡嗡聲響,這種聲響可能會持續個十幾秒或者是半分鐘。
其實這就是因為車子在啟動後,機油是從油底殼慢慢上升到油道,再慢慢進入活塞和連桿以及曲軸等零部件的一個過程,只有完成這個過程,那發動機內部的機油壓力才會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所以僅從上面講的這2點來看,在冬季用車時,冷車啟動後進行熱車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發動機溫度不能立刻達到90度,但是至少越接近這個溫度,給發動機造成的磨損就會越小。
一般都會把3分鐘左右作為一個正常熱車的參考範圍,因為這個時間足夠能讓車內機油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再就是發動機內部燃料產生的熱量值也能接近30度左右。所以這個時候再慢慢行駛,對發動機的磨損才會控到到很小的一面。
當然,如果在北方地區,由於溫度低的原因,那這個熱車時間可能也要稍微再延長一些,其實熱車究竟需要多久,我認為完全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環境去定,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至於有人講原地怠速熱車會讓發動機產生積碳,其實關於這種說法不能說不對,但也不能講全對。因為在汽修廠的實踐中,大多數導致發動機積碳過多的車,其主要因素就是因為車子公里數多了,發動機內部缸體磨損老舊,以及保養不及時等原因導致的。
雖然原地怠速確實會產生一些積碳,但是對於一輛行駛幾萬公里又沒有任何故障的新車來講,影響是微乎其微,如果給車子定期做好保養,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冬季用車時要不要提前熱車的一個分析。司機做好以上這些操作,不僅能減小發動機磨損,長時間下來還會保持住低油耗,可謂是對車一點壞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