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切勿「小馬拉大車」

我們經常聽人說汽車的時候,尤其談到動力時,就會說到【小馬拉大車】或者【大馬拉小車】,來討論汽車的性能。

小馬,意味着這個車的驅動系統小,而大車,意味着這個車的整體重。一個車的動力低但是車身重,就會帶來啟動慢、動力差等諸多問題,這就是【小馬拉大車】的特點,反之相反。

所以很多時候,買車一定要考慮驅動系統和汽車是否匹配?避免是【小馬拉大車】這樣,動力不足、後續乏力。

作為成年人,同樣也要考慮我們的狀態,例如身體狀態、職場狀態抑是心理狀態,是否正處在【小馬拉大車】的狀態中?是否無力、憂慮、苦惱、煎熬....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要盡量保持在【大馬拉小車】的狀態,因為這是最省力也是最健康的狀態,會讓我們從容面對,風險最小,心理壓力也最低。


身體狀態的【大馬拉小車】

為什麼想寫這個【成年人,不要再大馬拉小車】話題,恰恰是隨着年齡增長,身體狀態下滑引起的:

昨天晚上去踢球,踢了兩分鐘後就氣喘吁吁跑不動了,眼看年輕人滿場飛奔、不知疲憊,自己卻只能在場下看着,發出一陣年輕就是好的感慨。後來想想,在這個年紀,伴隨的是成年人的身體發福,心血管性能下降,相當於心臟從大馬變成小馬、身體從小車變成大車,整體性能下降嚴重。

所以成年人,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體,時刻保持【大馬拉小車】的狀態,無論運動還是生活,都可以保持最佳的狀態,就可以時刻處在正循環裡面。

就像王石嚴格控制碳水飲食,讓自己的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成年人一定要控制體重,拒絕發福和臃腫的身體,讓自己的身體就像小車;同時,也要把自己的心血管的狀態調整到最佳,不暴飲暴食、不大魚大肉、不夜夜笙歌,拒絕三高、拒絕肥胖,才能讓自己有一個健康心臟、血液、消化...的運作系統,就像一匹奔騰的大馬。


工作狀態的【大馬拉小車】

從身體狀態遞延到工作上,其實工作狀態也最好處在【大馬拉小車】的狀態,可以更加從容。

但其實,很多人經常處在【小馬拉大車】的狀態中: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中,專業能力和經驗不足,無法建立起來自己的話語權,缺乏對團隊的權威和指導...

不要輕易嘗試自己不熟悉的工作領域,要沿着專業的道路不斷深耕,建立起來自己的技能和經驗體系,不管是在專業技術能力、寫作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等等方面,都需要做到極致,做到最專業,可以輕鬆駕馭!


心理狀態的【大馬拉小車】

如同工作狀態一般,心理狀態也要保持在【大馬拉小車】的狀態下。

很多人會說,為什麼心理狀態要和工作狀態分開,一般不是工作狀態決定心理狀態嗎?大多數是,但是也存在區別。

工作狀態取決於專業能力,依靠心理狀態的情況不會太多(當然部分高層領導需要);而心理狀態取決於自己的大心臟,和性格、格局、認知、經驗、情緒...等等方面相關,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的好與壞,有時候就是一念之間。

就像那個經典的甜甜圈故事,悲觀的人看到甜甜圈有一個洞會遺憾的說怎麼少了這麼多,而樂觀的人看到這個洞會興奮的從這個洞看世界,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要讓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在最佳狀態,情緒樂觀、善於做斷舍離、意志堅定、無所畏懼、既往不咎、未來少期...,堅定的活在當下,有力的掌控各種局面!


儘快擺脫【小馬拉大車】的狀態

當然,一個人的人生,不可能一直都處在到【大馬拉小車】的狀態,無論是身體、工作、心理....,有時必須從【小馬拉大車】升級到【大馬拉小車】甚至再到【大馬拉大車】,一個人的成長、歷練、經驗積累...,【小馬拉大車】是一個必由之路。

但是,中年人,必須要盡量避免或者縮短這個過程,才可以讓自己做事悠然、輕鬆愉快、心情舒暢:

一、盡量在原有基礎上遞延

成年人,盡量少做跨太大領域的職場發展,例如從研發到財務、從銷售到生產,不是說不能成功,但是需要付出的努力太多,還會遇到太多的阻力和壓力,自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成年人,一定要先擴大自己的優勢,然後再圍繞這個優勢來擴展,找專業的人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絕不能像狗熊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最後什麼都沒有剩下。


二、快速熟悉新環境

任何新領域的事情,都會有一個【拖拉機啟動效應】,80後的人應該都見過老式的拖拉機,需要拿一個手柄,插入到柴油機內,然後拼了老命的去轉動,這個時候付出的努力是最多的,等柴油機啟動後,就變得輕鬆,只需要駕駛控制方向就夠了。

任何事,最難得都是開始和變化的時候,需要付出的努力最多最大。但一旦到了正軌後,人員到位,各司其職,體系、制度、流程、平台可以自行運轉,那就只需要關注關鍵事件即可,不需要親力親為!

在任何新領域,一定要讓自己迅速進入角色:抓住關鍵點,付出比平時更多的努力,迅速積累經驗,完善自己的技能,獲取關鍵資源,讓自己最短時間度過新手階段。


三、別讓負能量佔據內心

這兩年我們聽到太多的負能量,動不動躺平、認慫...,其實就是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放棄努力和掙扎。就像【小馬拉大車】的時候,不是想得如何小馬變大馬,而是想着怎麼把大車變小車(對身體來說沒問題,但是對生活、工作來說,意味着資源減少)。

困難是人生成長的階梯,逆風是風箏飛翔的動力。克服困難、逆風飛揚,才能獲得成長;逃避困難、順流而下,只能原地不動甚至倒退。

面對困難,首先是量力而行,明確自己的實力與資源是否可以解決問題;然後是迎難而上,布局、聚勢、組織、攻堅....,一步一個腳印的籌劃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