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非凡——試駕寶馬E66 730Li

​​作者 —— 咖加用戶:阝東月月鳥宇

唯一一代在氣場上壓制奔馳S級的寶馬7系

每當談到D級豪華轎車的時候,問題通常會簡化成"奔馳S級和寶馬7系選哪個?"7系就像杜蘭特,方方面面都可以和詹姆斯一較高下,甚至許多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球迷還是傾向於認為詹姆斯才是第一人。也不知道"坐奔馳開寶馬"這句話左右了多少人購買寶馬旗艦轎車的決心,反正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7系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奔馳S級壓着一頭的。

但當我們回顧E66的時候,寶馬似乎佔了上風。這代7系發布的時候,奔馳W220(蝴蝶奔)已經進入了生命周期的後半段。審美疲勞加上W220纖弱造型的襯托,班戈操刀的E66一經推出就大獲成功。回想一下二十世紀最初的那幾年,街上都是些啥車?毫無疑問7系就是除了勞斯萊斯和賓利之外最霸氣的轎車了。

班戈的經典造型

外觀這個東西筆者通常是不想聊的,一方面是自己美學素養較低,看到漂亮的車只會說"卧槽",一方面是外觀評價非常主觀,可以聊但沒必要。但是當筆者看到這台純白的7系時,忍不住破例講講外觀,講講最吸引筆者的兩點——輪轂&車尾。

輪轂對於一台車整體風格的影響是巨大的,不管是大五輻還是細條幅,只要夠大,能塞得滿滿當當,那這台車看起來怎麼都不會太差。現如今許多車型,不管是運動風還是行政風,甚至是城市SUV都在裝19、20甚至21寸的輪轂。E66這款輪轂不過才18寸而已,但視覺效果非常飽滿,精神十足,遠看甚至像是20寸。

突起的平整後備箱蓋像極了異次元大陸的霍頓皮卡,小小的鴨尾收緊所有線條,看起來穩重而又不失動感。改款後的尾燈不及前期款那般張揚,多了點沉穩。這款尾燈造型用在6繫上更是傳神,日後多年的寶馬轎車上都能找到類似的尾燈造型。

老闆感受如何?

進入E66,第一感受就是車門的高檔。E66車門打開角度之誇張,幾乎接近90度,沒有小弟關門可不敢坐後排。車門的限位器也和大多數2段或3段式的小車不太一樣,E66的車門可以停在任意角度,這對於在狹窄車位上下車倒是很有幫助。

電吸門、電動遮陽簾、電動後遮陽簾、座椅電動調節、座椅加熱、座椅通風、電話、電視、冰箱應有盡有。想想筆者前幾天開的新款奔馳S320L那個寒酸的後排,這配置已經是非常豐富了。

後排空間肯定是無需擔心的,但將后座調到最癱的位置時還是需要將前排座椅挪一挪。後排坐姿是挺高的,身材小一點的老闆坐後排也能平視前方,不會給人一種蜷在後排的感覺。這款座椅的舒適度也是極好的,即使是將座椅靠背調到最陡的角度坐起來也很舒適。坐墊長度足夠,角度也適中,筆者183cm 85kg的體型坐上去腿部非常放鬆。

即使是經歷了12年的風風雨雨,這台車的底盤依然緊實。在平整路面上行駛的時候,坐起來並不輸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豪華轎車。然而壓過大坑窪時,後排舒適度就比較糟糕了。粗糙的震動不加過濾就直接拍打老闆的屁股,壓過減速帶時也抖得難受。不知整備一下狀態如何,反正目前的乘坐體驗是不太令人滿意的。

E66 730Li的隔音靜謐性就比較一般了(750Li由於玻璃不同,不能雲猜測其隔音水平),用2019年的標準來看,她的表現放在一台C級行政轎車上或許都只能算是勉強及格。筆者在上一篇講奔馳S和雷克薩斯LS的文章中曾用耳機打了個比方,繼續用耳機形容的話,E66的隔音就像是一個耳朵很大的人戴了個小耳塞的降噪耳機,的確也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但總有些雜音過濾不徹底,像是"漏"進來的一樣。

司機有話說

坐進駕駛艙,方向盤的造型讓筆者想起來初代大眾途銳。實際使用起來也和途銳輝騰挺像的,這種造型的方向盤是很難在3、9點位置操作撥桿的,必須握在4、8點位置。然而換擋撥片又像兩個犄角一樣設置在2、10點位置,不知道設計這款方向盤的人平時是怎麼開車的。

所有旋鈕的阻尼感都極其高級,iDrive旋鈕在不同界面下的阻尼感也不一樣,可能這就是一台德國機器的精密浪漫吧。整個中控台從上往下看依次是金屬、實木、和真皮,在任何年代這些元素都是高檔的象徵。不知是不是低配車的緣故,空調出風口只是看起來很有金屬感,木紋摸起來也是滿滿的塑料感,全車的真皮也不如同時期的奔馳和凌志高檔,座椅調節的按鈕服役12年後也有些許松垮。

開起來怎麼樣?

730Li搭載一台代號為N52的3.0L直列6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馬力258匹,最大扭矩300N·m。可能許多人會想當然地以為小排量版本的7系動力不足,但除非你是要和新時代的小鋼炮一決雌雄,根本不用擔心這台車的動力。大多數時候E66開起來都是比較舒緩的,中段提速不說多快,但主觀感受力道是挺渾厚的。若是執意踩下地板油,她也能快速拉到7000轉,全力衝刺的姿態像極了姚明下快攻。

6AT變速箱檔位選擇之精準,完全超出了筆者的預期。升擋悄無聲息,若是不看轉速表很難感受到檔位的變化。降擋雖說速度不快,但總能降到駕駛員想要的擋位,然後快速執行動力請求。給油—降擋—加速—超車,一套動作連貫流暢,變速箱從不猶豫,發動機不用看渦輪的臉色,不知道比雙離合+小排量渦輪機高到哪裡去了。

不知是不是該換剎車片了,這台車的剎車腳感並不好。如果將剎車形成分為5段的話,第一段基本就是空行程;第2-3段開始建立制動,但制動力較差,給人一種剎不住的感覺;繼續深踩,第4段的制動力陡然增加;第5段則像是"好了"過後的賢者,隨着右腳一陣抖動,一切都索然無味了。

E66的長度是5179mm,加上上個世代的D級轎車獨有的"龐大感",不經常開5米車的駕駛員大概率會被難倒。實際開起來也要時刻提醒自己這是一台大車,轉彎和停車都要刻意多留出一些空間。好在良好的視野降低了駕駛難度,1米9的寬度也不會給人一種塞滿車道的錯覺。

轉動方向盤,一時間不知如何形容這種手感,竟然產生了一種握着別人的手開E46的錯覺。大號寶馬仍然保留了小號寶馬的一些特性,但來得更遲鈍、更模糊、也更輕鬆。雖說虛位巨大,且手感不會隨角度和速度變化發生明顯改變,但也不至於讓人覺得和前輪無法溝通。細碎的顛簸統統被過濾掉,但碾過大坑窪和大起伏時仍然會有點"打手"。

快速併線的時候,可以感受到E66良好的車身跟隨性。但這畢竟是一台1.9噸的大車,連續變向會比較吃力。快速轉過一些彎角時,姿態也比較狼狽。在限速60的城市道路快速穿梭,這台車就像是走着魔鬼步伐的大象。流傳多年的"坐奔馳開寶馬"其實應該改成"坐S開3系",因為老7系和駕駛樂趣真的沾不上什麼邊。

寫在結尾

和E66共度美好一天,領略了她當年被無數人追捧的風采,也明白了她現如今受人冷落的緣故。她氣場強大,成熟穩重,即使放到今天也是霸氣十足;她坐起來寬敞舒適,開起來輕鬆愉悅,豐富的配置符合人們對一台百萬豪車的期許。

但她同樣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上了年份的老寶馬發動機指不定出個什麼毛病就能修空你的錢包。豐富的配置也意味着更高的整備養護成本,說不定剛修好腰部支撐,遮陽簾又壞了;剛修好車載電視,冰箱又壞了。買的時候是黃臉婆,修起來可還是當年的小公舉哦。

D級車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氣場。駕駛體驗和乘坐舒適度都可以放一放,但氣場上被人碾壓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誰還不是個百萬級的豪車呢?這也是為什麼現款奔馳S級產品力平庸卻銷量不錯的原因,她的確比其他幾位選手更符合大多數人對一台豪車的期望。

若是把蝴蝶奔停在勞斯萊斯幻影身旁,定會像個弟中弟。奧迪A8(D3)若是不掛某些自帶加成的車牌也會完全被鎮住。而寶馬7系展現出的是完全超越時代超越價位的底氣,100萬在1000萬面前也不露懼色。現如今的寶馬線條凌厲卻隨意,姿態動感卻輕浮,不帶M套件就像是卸了妝的網紅,那份底氣已經逐漸消失了。回想一下當年E66 7係為何受到各路老闆的親睞?無他,氣勢非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