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之觀音(24——18)

觀世音梵文,譯為中文應該是"觀世音",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的簡稱。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

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一起,被稱為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諸菩薩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是我國百姓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菩薩端莊慈祥,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

古印度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像既有現男相也有現女相的。到中國南宋以後,女性的觀音菩薩相已深植中國百姓心中。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心中永遠的信仰希望。

在佛教典藏中,觀音不成是佛,是因為她一生慈悲為懷,發誓這世間人人不成佛,她誓不成佛。但這世間如此之大,不善良、不慈悲、難成佛的人總是有的,所以,要達到她成佛的條件,基本不可能。

這也表明,觀音把自身名譽看得很淡,她普度眾生的心愿從未改變。也因為如此,她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中國白德化白瓷展有着各種化身的觀音。很早以前,旅遊江蘇水鎮周庄時,有一很大的觀音堂,裡面供奉着觀音七十二化身雕塑,根據每人的屬性和八字,找出自己對應的觀音化身。


渡海觀音

魚藍觀音。

一葉觀音。

坐獅觀音。

送子觀音。

自在觀音。

大慈觀自在。

坐岩觀音。

千手觀音。

九蓮觀音。

坐蓮渡海觀音。

慈顏觀音

水月觀音。

普渡觀音。

自在觀音。

魚藍觀音、神韻自在觀音。

2024年1月16日

草於東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