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藝術總結|印度佛教造像特點

佛像喻示期

圖1 用神樹比喻佛

世界各國的佛教造像均來源於印度,但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時期,佛教並沒有造像的藝術。造像藝術是進入了大乘佛教以後才開始發展起來的,而當時並不造佛像,只是以佛的足跡、金剛座菩提樹與佛有關的遺迹作為佛的象徵,這段時期也稱作無像期。

到了公元前2世紀,在北印度山崎地區建立了山崎大塔,在山崎大塔的一號塔外圍的東、南、西、北門上雕刻有佛本生的故事,這些雕刻造型準確,還雕有象徵法輪常轉,給人以永不停息的動態之感。但石雕中並沒有釋迦牟尼的造像,而是對佛陀的形象採用象徵的手法。


犍陀羅風格造像

圖2 犍陀羅風格佛立像

圖3 犍陀羅風格菩薩立像

公元前4世紀初印度犍陀羅地區被馬其頓亞歷山大一世所征服,征服的同時也為印度帶去了古希臘的建築和雕塑技術。

到了公元前3世紀左右,在犍陀羅地區古希臘的雕塑藝術與印度的佛教相結合,產生了犍陀羅佛教造像藝術。這時期的佛造像其型高大健壯像歐洲人,面貌像希臘人,當然也帶有印度的地方色彩。神情超脫高雅,額頭寬闊,鼻樑隆起入額部,眉如初月,眉間有白毫,口唇豐滿且薄,下顎寬大突出,頭髮作髮結,並如希臘之神像般波浪狀。


笈多風格造像

圖4 笈多風格佛頭像

圖5 犍陀羅風格馬圖拉樣式佛立像

笈多王朝時期屬於公元3~5世紀,是繼孔雀王朝之後,印度人建立的統一大帝國。它是屬於印度古代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佛像藝術作品表現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完美的人體造型,使用華麗而不過分的裝飾。

此時的佛像對人體美有着大膽的展示,並使其具有裝飾美,袈裟如同蟬衣,很有裝飾的趣味搭在肩膀上,衣服紋路有規則的排列,並貼緊皮膚。佛像的面部結構更接近印度本土人特徵,表情是嚴肅、莊重、深沉。髮捲為螺絲髮,印堂沒有白毫。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