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禪解》:以禪解易的典範

the Eight Diagrams

易學博大精深、廣大悉備,儒釋道對易經皆有推崇,儒家群經之首,道家三玄之一,佛家大德也多深通易理,易學成為會通儒釋道三家的重要經典。在思想史上,會通三教之論著比較多,但是,像佛教明末四大師之蕅益智旭,以佛教禪意註解儒道兩家根本經典的專著,則比較少見,這對儒道理解開啟新的面向,也對佛教思想啟發頗多。

不動不靜

智旭,明末僧人,字藕益,古吳木瀆人。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明代四大高僧。蕅益大師於明崇禎十四年,年四十三歲,始述《周易禪解》;清順治二年,年四十七歲,撰《周易禪解》竟。

在《周易禪解》序中,大師點破佛易之玄機:

一葉菩提

禪師所解,是易、又非易、亦易亦非易、非易非非易,“抑不聞大黃最損人,而中滿者服之立瘥乎。春之生育萬物也,物固有遇春而爛壞者。夏之長養庶品也,草亦有夏枯者。秋之肅殺也,而菊有黃花。冬之閉藏也,而松柏青青,梅英馥馥。如必擇其有利無害者而後為之,天地恐亦不能無憾矣。且佛以慈眼視大千,知群機已熟,然後示生”,“吾所由解《易》者,無他,以禪入儒,務誘儒以知禪耳”,可得四益而或起四謗,“縱令不得四益而起四謗,如從地倒,還從地起,置毒乳中,轉至醍醐,厥毒仍在,遍行為外道師,薩遮為尼犍主,意在斯也。”

這指出了以禪解易的目的,“吾所由解《易》者,無他,以禪入儒,務誘儒以知禪耳”,這也是方便法門。其以禪解《易》,用約佛法釋、約觀心釋、約聖德釋、約世道、約聖學等形式,真正體現了以禪入儒、誘儒知禪的旨趣。

禪意不在無不在

敬請關注“周易時解”,後續還會推出《周易禪解》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