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都有什麼羅漢?分別有什麼寓意?



十八羅漢各自的寓意:

 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謂之“羅漢”,羅漢最早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已了脫生死,證入涅槃樂。可以幫人除去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可以接受天地間人天供養,可以幫人不再受輪迴之苦。



 一【騎鹿羅漢】 寓意:高官厚祿

他原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大臣,出家成道後,常騎鹿回宮,勸導國王出家,並用種種比喻說明慾念之可厭,終於說動國王讓位給太子而出家,故世人俗稱他為“騎鹿羅漢”



  二【歡喜羅漢】 寓意:自得其樂

他清楚世間一切善醜惡,所以在很久以前,他是古印度一名雄辯家,他在辯論時,常帶笑容。


  三【舉缽羅漢】寓意:衣食無憂

原是一位化緣和尚。他化緣的方法與眾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成道後,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

出家人化緣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他們在化緣的時候通常會拿着缽體請求施捨。這位羅漢為了體現自己的誠意,每次在化緣的時候都會把缽體舉到頭頂上。這樣的方式雖說更容易讓人看到化緣者的誠意,可是舉缽的時間長了難免會讓化緣者身體勞累,這位羅漢也因此得名。


  四【托塔羅漢】寓意:佛法常在

原是佛陀最後一位弟子。因塔是佛的象徵,為紀念和追隨佛祖,他特製一塔隨身攜帶,成道後世人稱其為“托塔羅漢”。


五【靜坐羅漢】 寓意:堅如磐石

他的師父為了改變他的性格,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太大的成效,最終命令他靜坐。剛開始這個方法也不太適用,不過在師父的監督下還是堅持下來了,最終總算改掉了兇狠好鬥的性格。


  六【過江羅漢】寓意:通達四海

原是佛祖的一名侍者,主管佛祖洗浴事。他的母親在跋陀羅樹(又稱賢樹)下產下他,故名。據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就是因他乘船渡江海而傳播過去的,故世人稱他為“過江羅漢”。


  七【騎象羅漢】 寓意:道路平坦

  騎象羅漢是佛主的侍者,他原本是一名馴象師。因象的威力大,能耐勞又能致遠,是佛法的象徵。故成道後世人稱他為“騎象羅漢”。


  八【笑獅羅漢】 寓意:百病不侵

原是一位勇猛的獵人,連獅虎也能獵殺。後出家戒殺,將證阿羅漢果時,有兩隻小獅子走到他身邊感激他放下屠刀。成道後,他就將這兩隻小獅子帶在身邊,故人稱“笑獅羅漢”。


 九【開心羅漢】寓意:心口相應

作為中天竺太子,開心羅漢原本可以順利繼承皇位,卻非常大度地把皇位讓給了弟弟,因此而獲得別人的敬重。因為心胸寬闊,他的臉上總是帶着笑容,所以又被稱為開心羅漢。


  十【探手羅漢】 寓意:大徹大悟

原是個“路邊生”的私生子,與第十六羅漢為同胞兄弟。因他打坐時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畢即雙手舉起,長噓一口氣,成道後世人稱其為“探手羅漢”。


 十一【沉思羅漢】 寓意:深思熟慮

  沉思羅漢是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隨父出家,佛陀十大弟子中,佛法道行居首位。沉思羅漢一旦陷入沉思,外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無法干擾到他。因為喜歡沉思,他的思維比其他人活躍很多,是一位擁有大智慧的羅漢。


  十二【挖耳羅漢】 寓意:六根清凈

因為耳朵長得奇特,又經常做出挖耳朵的動作,人們乾脆把他稱為挖耳羅漢。他一心向佛,外界的紛紛擾擾無法干擾到他半分,以論耳根清凈聞名,所以稱挖耳羅漢。


十三【布袋羅漢】 寓意:內有乾坤

因為布袋羅漢經常背着一個布袋,沒事都是笑口常開,也被叫做布袋彌勒。窮山惡水野獸多,布袋羅漢因為擔心毒蛇傷到百姓,於是經常拿着一個布袋到處捉蛇。他的性格豪爽大氣,為了確保百姓們不被蛇咬而使出分身數幫人們捉蛇。因為善良感化了上天,最終得於修成正果。


  十四【芭蕉羅漢】 寓意:勤奮向學

芭蕉羅漢又被稱為伐那婆斯尊者,因為他是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有一天終於在芭蕉樹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羅漢。芭蕉羅漢擁有上天入地的本領,是羅漢中最神通廣大的一位。



  十五【長眉羅漢】 寓意:長壽有方

長眉羅漢是眾多羅漢當中最虔誠的羅漢,他前後經歷了兩世修行才修成正果。據說,第一世修行時直到他的眉毛都掉光了還是沒有找到竅門,第二世不死心又繼續修行,最終總算修成了正果。世人做事往往只有一兩分鐘的熱度,長眉卻能花費兩世的時間做同一件事情,其意志力與忍耐力都值得敬佩


  十六【看門羅漢】 寓意:取之有道

看門羅漢是力氣最大的一位羅漢,他曾經在化緣時因為敲門過猛而損壞主家的大門,最終非但沒有化緣成功,還要反過來賠償主家的損失。佛祖發現這個問題以後給了他一個佛杖,讓他放到主家門口。經過佛祖點化,羅漢學會了設身處地為別人着想,同時也練就了隱忍的本領。


  十七【降龍羅漢】 寓意:平定四方

相傳古印度時期有位龍王因為不滿人間種種,經常惡意操作降水,導致人間經常洪水肆虐,百姓們苦不堪言。降龍羅漢親自出手降服了心懷不軌的龍王,從此之後,人間總算得以平靜,所以叫做降龍羅漢。



  十八【伏虎羅漢】 寓意:不畏艱險

他經常呆在有餓虎出現的地方,每次遇到餓虎非但不會殺死,反而將自己的食物分給餓虎。時間長了,周圍的老虎都感覺到了他的善意,於是放下戒心聽從他的命令。和降龍相比,伏虎顯然多了一份善心,這一點從他明明可以直接殺了老虎,卻不捨得傷害,反而把自己的糧食讓出去就可以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