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南朝指的是與北魏相互存在的宋齊梁陳四個更迭王朝,梁朝建立者梁高祖武皇帝蕭衍早期建功立業,晚期佞佛,在他統治的48年時間,佛教大範圍傳播。由於沙彌僧人不需要繳稅,江南地區爭相入寺為僧。
梁武帝蕭衍是一個多才學識廣博的學者。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首。在學術上,梁武帝以經學、史學的研究為卓著。在經學方面,他曾撰有《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二百餘卷,可惜大都沒有流傳下來。
他又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學,著有《涅萃》、《大品》、《凈品》、《三慧》等數百卷佛學著作。
因下圍棋喊“殺掉” 誤殺高僧
蕭衍愛下圍棋,命下屬“哦您定棋譜”根據棋手留下的棋譜評定品級,分別為一到酒品,蕭衍棋登“逸品”,應該說這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不代表實際水平,不過據說蕭衍本人的水平也屬第二品。
他因為棋癮太大,有時候也干出一些荒唐的事情。佞佛的他,經常請高僧到宮中暢談。有一次,他請一位道行高深的僧人榼頭師進宮宣講佛事,人被領來後,侍衛進宮告知高僧已到,但蕭衍當時正在和大臣下棋,時值局勢非常複雜之際,蕭衍決定動手殺棋,完全忘記了侍衛說高僧已到的事情。拿起棋子大喊一聲“殺!”
侍衛以為要殺掉榼頭師,二話不說,拖出去殺掉了。等蕭衍下完一盤棋,才得知剛才發生的事情,此時已經後悔不迭。
先後四次出家 大臣用錢贖回來
蕭衍出身蘭陵蕭氏,自稱是蕭何第25代的後人,與南齊皇族蕭氏同宗。蕭衍的父祖,在南齊建國過程中立下大功,又因同宗身份,所以蕭衍年輕時,就活躍在南朝的政治中心。最後他不忍南齊腐敗,自己稱帝。
他勤於政務,肅清吏治,任用賢良,讓充滿腐朽氣味的南朝,為之一振。錢穆先生稱讚他,整個南朝,“獨有一蕭衍老翁,儉過漢文,勤如王莽,可謂南朝一令主。”
南北朝正是佛教在中國的大發展時期,上流社會都有崇佛的習俗。梁武帝小名“練兒”,練,取自梵音,意思是清修之地,可見他的父祖就是個崇佛之人。晚年的梁武帝,也開始走上了痴迷佛教之路。
必須承認,梁武帝崇佛是有政治目的的,不過很顯然,他在崇佛的道路上走得太遠,幾乎忘記了自己的政治家身份。
1.普通八年,63歲的梁武帝,第一次前往同泰寺出家;
2.大通三年,65歲的梁武帝,第二次在同泰寺出家,並着僧衣宣講《大般涅槃經》,大臣們花了一億錢,才將他贖回來;
3.大同十二年,82歲的梁武帝第三次出家,大臣們又被迫出資兩億錢,贖回“皇帝菩薩”;
4.太清元年,83歲的梁武帝第四次出家,這一次朝廷又被訛詐掉一億錢。
歷史上信佛的皇帝很多,真正出家的,只有發跡前的朱元璋,順治帝是出家未遂。蕭老頭拿出家當演戲,搞了四次,富了寺院,窮了國庫。
梁武帝從《大般涅槃經》中找到理論依據:佛家不能吃葷腥,也不能近女色。所以,他帶頭垂範,近四十年不食葷腥不近女色,並要求全國推行這條禁令。
歷史上信佛的皇帝很多,真正出家的,只有發跡前的朱元璋,順治帝是出家未遂。蕭老頭拿出家當演戲,搞了四次,富了寺院,窮了國庫。
梁武帝從《大般涅槃經》中找到理論依據:佛家不能吃葷腥,也不能近女色。所以,他帶頭垂範,近四十年不食葷腥不近女色,並要求全國推行這條禁令。
這時候一樁公案即將上演?
因為不僅女色,惹得吳景暉(南齊蕭寶卷的寵妃,滅國後,被蕭衍收編在自己的宮中)不開心,整日間憤懣不已。於是她向蕭綜悄悄說道:“你不是蕭衍的兒子,你是蕭寶卷的兒子!”當初蕭衍佔有吳景暉7個月以後就生下了蕭綜,這也是不爭的事情。
蕭綜很震驚,自己 居然認賊作父!氣憤之後,他逃到北魏,改名蕭纘,打出為親爹復仇的旗號,反叛南梁。梁武帝知道後,並沒有怪罪蕭綜母子,採取了寬容的態度。
這時候的梁武帝,醉心於佛學研究,政務鬆弛,儼然成了“教皇”,南梁的政治、經濟開始走向大幅滑坡。
被侯景囚禁致死
梁武帝晚上朝政混亂,給了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侯景就是其中之一。侯景攻入台城,入宮去見蕭衍。叩拜完後,蕭衍神色不變。問了侯景幾個問題,把他給問住了,還是身邊人幫助回答。侯景出宮後,對親信說:“我時常在鞍上殺敵,刀箭交至,從沒有膽怯過。這次見蕭公,讓人從心中感覺害怕,莫非真是天子威嚴不容侵犯嗎?今後我不見他了。”
侯景將蕭衍囚禁在宮殿中,不給吃喝。數日後,蕭衍在臨死之前想喝幾口蜂蜜水,侯景不給,蕭衍被活活餓死,享年86歲,在位48年。
蕭衍的一生非常傳奇不容複製,從這個人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以下:
1.長壽: 他的一生勤儉節約,飲食粗淡,醉心於藝術與佛教,或許也是他長壽的一方面;
2.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作為君主很難做到一生宏圖大志,比如梁武帝,前半生勵精圖治,晚年佞佛導致自己慘死,國家在風雨飄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