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游古城(十七)瀋陽攬勝


慈恩寺剩人和尚

落髮皈依入空門,

江寧亂世寫情真。

帶枷流放僧身影,

敕住寺中稱剩人。

遼瀋文壇創詩社,

救民施藥滅瘟神。

盛京名剎傳佛法,

仙去千山玉塔尊。

註:剩人和尚,原江南名士,俗姓韓,廣東博羅人,早年曾中秀才,29歲時父親故去,便在羅浮山落髮為僧,法名函可,字祖心,號剩人。因寫了《再變記》一書,記述了清軍進犯南京的實況,被清兵搜出,遂成一樁要案,成為欽犯,受審後流放到盛京,敕住慈恩寺,成為身陷清朝文字獄第一人,也成為慈恩寺最有作為的和尚。剩人和尚於順治七年(1650),組織瀋陽最早的文學團體“冰天詩社”,文人們常在一起吟詩作賦,相互唱和。有一年盛京瘟疫四起,死亡人數眾多,剩人和尚率全寺僧人去郊外採摘草藥,諸家施送,勸人飲服,使許多病人轉危為安,因此在百姓中聲譽甚高。他還在盛京許多寺廟中宣揚佛法,被奉為遼瀋地區佛教開山祖師。順治十六年(1660),他坐化於瀋陽,終年49歲,眾弟子將其遺體遷往千山,在瓔珞峰西麓修建了剩人祖師塔,並將其詩文編輯成《千山詩集》、《剩人禪師語錄》刊刻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