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寺廟:永興寺千年銀杏樹的傳說

永興寺,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街道,根據史料和《重修永興寺碑記》記載,寺院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年—649年)。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歷史上幾經損毀、重修,現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

營城子石牌坊

永興寺山門

旅遊標識

文保碑

現在的永興寺由東西兩座院落組成,西院是1994年以後新修的,佔地面積約6240平方米,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建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萬佛殿等。均是仿明清建築風格, 其中天王殿為單檐硬山頂,觀音殿和大雄寶殿則是重檐歇山頂建築,俱是殿堂巍峨,高大雄偉。是進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天王殿

大雄寶殿

萬佛殿

建築群

東院與西院一牆之隔,並不互通。從西院出來,左手邊十幾米處,有朝南向角門可入。這裡主要有兩座明代遺留下來的建築,天王殿和觀音殿,院內密植翠柏,環境清幽。觀音殿的外山牆堆着一些殘損的古石碑,殿內的觀音坐像前,左右分別立有清道光七年 同治六年 民國三年等重修永興寺的幾通古碑。由此可見,永興寺歷史之悠久。

東院山門

東院觀音殿

古碑刻

古碑刻

古碑刻

最為人稱道的是觀音殿後面,一株高大的銀杏樹。銀杏樹又叫白果樹、公孫樹,落葉喬木。雌雄異株,此株為雄樹。每到深秋時節,滿樹金黃,禪意瀰漫。2011年曾測得樹高29.1米,樹榦直徑1.95米,樹基部周長9.5米。樹冠覆蓋面積直徑28.8米。

雌銀杏樹和石碑

觀音殿後千年銀杏樹

千年銀杏樹

碑林

傳說,當年唐王御駕親征走陸路,詔命行軍大總管張亮率水軍從山東萊州渡海到大連,南北合擊高句麗,張亮以營城子為基地,在此屯糧草,建城池,向北攻取重兵要塞大黑山卑沙城,兵峰進抵蓋州;東路搶關奪寨,直達丹東鴨綠江邊。使遼南地區完全在大唐掌控之中。

唐王班師回朝後,派大將尉遲敬德分別在大黑山和營城子興建石鼓寺和永興寺,並分別栽種銀杏樹一棵。以此算來,此銀杏樹有1300多年的歷史。稱得上是東北樹王。千年銀杏歷盡滄桑,至今枝繁葉茂,它見證了永興寺的興衰,此樹現在已被列入大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保碑

千年銀杏樹

燃起一支清香,默默地向古樹訴說心中的美好祈盼。百年人生,若白駒過隙,瞬間光華,且行且珍惜!

銀杏樹

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