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法寺
長安安邑坊玄法寺者,本里人張頻宅也。頻嘗供養一僧,念法華經為業,積十餘年。張門人譖僧通其婢,因以他事殺之。僧死後,合宅常聞經聲不絕。張尋知其冤,慚悔不及,因舍宅為寺。出《酉陽雜俎》
長安安邑坊有個玄法寺,本是此地人張頻的住宅。張頻曾經供養一個和尚,他把念法華經做為職業,累積十多年。張家的人誣陷這個和尚和張的婢女通姦,張因此借其它的罪名殺了和尚。和尚死後,整個住宅常聽到念經的聲音不斷。張不久知道和尚是冤枉的,慚愧悔恨已來不及,因此把住宅施捨出去做了寺院。
雲花寺觀音
長安雲花寺有觀音堂,在寺西北隅。大中末,百姓屈岩患瘡且死,夢一菩薩摩其瘡曰:“我在雲花寺。”岩驚覺汗流,數日而愈。因詣寺尋檢,至聖畫堂,見菩薩,一如其睹。傾城百姓瞻禮。岩遂立社,建堂移之。出《酉陽雜俎》
長安雲花寺有個觀音堂。在寺的西北角。唐宣宗大中末年,百姓屈岩得了瘡快要死了,夢見一個菩薩撫摸他的瘡說:“我在雲花寺。”屈岩驚醒,出了一身汗,不幾天瘡就全好了。於是他到了雲花寺尋找查看。到了聖畫堂,看見了一個菩薩,象夢中見到的一樣。全城的百姓都來拜這菩薩。屈岩於是選了祭祀的地方,建築了祠堂把菩薩搬了過來。
李 舟
唐虔州刺史李舟與妹書曰:“釋迦生中國,設教如周孔;周孔生西方,設教如釋迦。天堂無則已,有則君子登;地獄無則已;有則小人入。”識者以為知言。出《國史補》
唐虔州刺史李舟在給妹妹的信中說:“如果釋迦牟尼生於中國,設教就會象春秋戰國時的孔子;如果春秋戰國時的孔子生在西方,也會設教象釋迦牟尼。天堂沒有就罷了,有,那麼君子才能進天堂;;地獄沒有就罷了,有,那麼小人才會下地獄。”有見識的人認為這話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