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廟,後來怎麼樣了?

(每日一“中國文化史跡”第1183期)“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不僅世俗如此,對於佛門清凈的寺院也如此,隨着改朝換代,當時的古老已成往事。

(清涼寺,1920年代攝於五台山,本社圖片版權所有)


1920年代,學者慕名到五台山最古老的寺——清涼寺做文物考察。據1941年《中國文化史跡》(本社《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名勝古迹圖集》)“又載,整個五台山佛教叢林,以此寺歷 史最為悠久,名清涼寺,寺中有清涼石……”


那麼這座古寺當時的文物狀況如何呢?據1941年《中國文化史跡》(本社《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名勝古迹圖集》),唐開成五年(840),日本慈覺大師圓仁在《入唐求 法巡禮行記》中稱清涼寺彼時為南台所管,並將整個五台 山統稱為清涼山。又載,整個五台山佛教叢林,以此寺歷 史最為悠久,名清涼寺,寺中有清涼石。由是觀之,作 為五台山道場始祖之聖跡,清涼寺最具紀念意義,殊不 知,清涼寺名滿天下卻是由來已久。《山西通志》援引唐 李邑《五台山清涼寺碑》及《明一統志》記載,稱此清涼 寺為五台山中最古之寺,是文殊真容顯現之地,稱之“清 涼”,可謂名正言順。 作為道場始祖的古清涼寺,立有三座法師塔。其中, 一塔已經坍塌,另外二塔保存完整。大塔為清涼山僧正宣 秘大德塔,建於大朝□□丙午年。小塔為清涼山座主真覺 大師塔,建於金代正隆六年(1161)十月二十三日。從小 石塔建造年月所刻銘文推測,大石塔的“丙午”,應是金 天會四年(1126),或為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此類 石塔,其歷史可推溯至金代者,已不多見。因此,古清涼 寺石塔可視為金代建築之代表。


謝謝您在浮躁的頭條,關注我們這麼冷門的文物學術文章(為了適應互聯網閱讀量,只好略向標題黨低頭,太正經可能閱讀量是個位數。我們做了1000多期了)。願您有收穫,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