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石窟庵和佛國寺歷史文化以及簡介,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2022年09月28日13:16:26 佛學 1589

它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東南吐含山。始建於公元 530 年。也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佛寺,建築極富新羅風格。

1.石窟庵和佛國寺溯源

韓國|石窟庵和佛國寺歷史文化以及簡介,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慶州石窟庵和佛國寺,位於韓國東部慶尚北道的慶州市,距首都漢城280千米。作為一座擁有千年繁榮歷史的古都,慶州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7 年古新羅建國,國王朴赫居世在徐羅伐(慶州舊稱)建都,從那時起慶州便初具都市風貌。公元677年,新羅國在當時中國唐朝的幫助下,消滅了高句麗百濟,建立了統一的新羅國,並定都徐羅伐,統一的新羅文化也從此更加燦爛輝煌。公元935年,高麗太祖王建消滅了新羅,建立高麗國,定都於開城,徐羅伐正式改稱為慶州。沉澱了前後50代、900多年新羅王朝宗教、文化及藝術的精髓,各種代表新羅時期優秀文化的遺迹和古迹遍布慶州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慶州被稱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佛國寺,位於慶州吐含山西南山麓,創建於公元 530年,公元 751年由金大城擴建,公元 774年竣工。據說,當初寺內有 80多座殿閣和樓閣。1592 年在戰亂中被燒毀,朝鮮王朝時期重修了部分建築。1970 年,韓國政府全面修復佛國寺,原來僅留遺址的觀音殿、毗盧殿、迴廊等建築得以復原。佛國寺屬典形寺院布局形式,其特點之一是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紫霞門、無說殿左右的迴廊環繞的院落和以極樂殿為中心,從安養門左右至極樂殿後的迴廊環繞的院落東西並列;另一個特點是釋迦塔和多寶塔雙塔式寺院建築的形式。這座建築被譽為韓國最精美的佛寺。石窟庵原為佛國寺的附屬部分,於751年佛國寺擴建同時建造,位於佛國寺後吐含山的峰頂處,是一座用天然巨石鑿成的洞窟寺院,由巧奪天工的石雕組合而成。它的布局是“前方後圓”。

2.藝術特點

韓國|石窟庵和佛國寺歷史文化以及簡介,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佛國寺的石造古迹都是用花崗岩建造,無論菩薩和信徒的肖像及環繞在其四周的神仙,還是雕刻成頂部和基座的浮雕,無不逼真、精緻,其形態、建築方法均為當時土木建築技術之精髓,風格華麗宏偉,是韓國石造藝術的寶庫。寺內雙塔,石塔陽剛,木塔陰柔,表現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平衡和諧之美。石窟庵雕鑿手法奇特,被譽為新羅王朝在宗教、理論、科學及造型藝術全盛時期的空前絕後之作。它的營造計劃將建築、水利、幾何學、物理學、宗教和藝術融入統一的整體,它的規模、雕刻之精巧以及空間布局都堪稱世界傑作。石窟庵和佛國寺的建築與雕刻充分展現了新羅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韓國歷史文化長廊中的瑰寶。

3.佛國寺

韓國|石窟庵和佛國寺歷史文化以及簡介,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佛國寺是慶州地區最大最富麗堂皇的佛教寺廟,被譽為韓國最精美的佛寺,被韓國政府定為第一號歷史遺迹。但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其規模龐大或年代久遠,而是因為寺內的新羅建築和許多珍貴的佛教國寶的存在,它才聞名於世。

佛國寺背依青山,碧溪川流,林木茂密,掩映在綠葉之中的山門上書有“吐含山佛國寺”六個金黃色大字。步入山門,並排而建的兩座雙層石壇迎面高聳,石壇的兩邊架有四座石橋。紫霞門有青龍、白雲二橋,據說走過橋便是渡過彼岸到達佛國樂土;另一門安養門亦有蓮華、七寶二橋,據說通過安養門也代表進入了極樂凈土。橋下以前曾建有象徵著寺院與塵世相隔的九品蓮池,後遭毀壞。沿寺院大門內的花崗岩石階向上,可到達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兩側各有一塔,東塔稱多寶塔,高 10.4米,是建在雙層基座上的三層石塔,為新羅石造美術的代表作品,被列為韓國第二十號國寶。該塔雖為石造但卻採用木塔樣式而建。西塔稱釋迦塔,高 8.2米,是新羅的典型石塔,外形質樸,勻稱美麗,被列為韓國第二十一號國寶。這兩座塔均是新羅時期寶塔中最精美的,曾經使當時的佛國寺成為最流行的“雙塔”格局的典型。佛國寺內的主殿有大雄殿、極樂殿、毗盧殿和觀音殿,殿的規模都不大,裡面所供奉的佛像面部上唇部位都長着鬍子,類似於中國唐朝以前佛像的造型。

4.石窟庵

韓國|石窟庵和佛國寺歷史文化以及簡介,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按照當年的設計,石窟庵是佛國寺的附屬部分。因其是在一個自然巨石鑿成的石窟之內建造的佛寺而得名“石窟庵”。

石窟庵自身為一座完整的寺院,庵內由前室和後室兩部分組成。前室寬6.8米,長4.8米;後部的圓形主室,直徑7.2米,表示天界。兩室之間由寬3.6米、長 2.9米的通道相連。前室為正方形廳堂,堂內石壁上雕有佛教八部神將和金賜力士。後室為主殿,拱形殿堂直徑達 6.85米。吐含山是新羅王國防禦外來入侵的天然屏障,石窟庵東面朝海,站在庵前可以眺望蒼鬱的海面,觀賞美麗壯觀的東方日出。過去這裡一直是人們進香許願、祈求國泰民安的地方。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