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盛世梵宇、大美梵剎
“覺悟禪游”第5期
帶您走進
因出土觀音菩薩的化身真身舍利
而轟動海內外的江蘇悟空寺
悟空寺,位於江蘇省江陰市青陽鎮悟空村,因2003年出土了觀音菩薩化身——唐代高僧“泗洲大聖”僧伽大師真身舍利而轟動全國。圖為航拍下的悟空寺。
明嘉靖《江陰縣誌》記載:悟空寺原名“招隱院”,始建於梁,南唐建鐘樓,北宋初擴建,規模甚宏,太平興國五年宋太宗趙炅賜額,改名悟空寺。自此,悟空寺香火極盛,相傳有廟舍5048間之多。
北宋著名書法家蔡襄寓居悟空寺多年,受賜御書和紫袈裟的高僧倚公,曾在悟空寺登台講經,一時成為江南名剎。
寺中的華藏塔,與江陰城內的興國塔,因形制雷同,譽為澄江雙塔。元末明初,除華藏塔外,均毀於戰火。明清兩朝,悟空寺屢建屢毀。1923年,歷經918的華藏塔倒塌,悟空寺成了一片廢墟。
2003年11月28日,唐代高僧僧伽大師的真身舍利在悟空寺舊址現世,引起海內外佛門轟動,也揭開了悟空寺涅槃重建的序幕。
2004年12月21日,無錫市政府正式批准悟空寺為合法宗教活動點,規劃建設以悟空寺為核心的江陰觀音文化博覽園。12月23日,悟空寺重建奠基典禮在原址隆重舉行。一誠法師、明學法師、松純法師、無相法師、覺光法師等高僧參加奠基典禮。松純法師當場題寫:“重現光明”四個大字。
2011年10月20日,江陰觀音文化博覽園鐘鼓齊鳴、佛樂聲聲,海峽兩岸的高僧大德與上萬信眾、居士齊聚江陰,共同慶祝千年名剎悟空寺涅槃重建。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台辦、國家宗教局、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中國佛教協會,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來自各地的高僧大德、上萬信眾參加了開光慶典活動。
重建的悟空寺佔地209畝,仿宋風格。建有山門殿、兜率內院、東西配殿、鐘鼓樓、圓通寶殿、心經閣、國師樓、僧伽殿、觀音塔、方丈樓、首座寮、僧寮、觀音文化展覽館、素齋館等。
山門殿內供奉的是大肚彌勒,根雕藝術,惟妙惟肖,莊嚴古樸,彌勒笑容可掬,和藹可親。
兜率內院,整個殿堂裝潢打破傳統風格,以幕牆裝飾,使得殿堂明亮寬敞而不失莊嚴。
兜率內院牌匾上寫有“度一切苦厄”。
兜率內院殿正中供奉天冠彌勒,彌勒菩薩像後供奉韋馱菩薩,四大天王懸空供奉,威武莊嚴。
圓通寶殿是一個通透的大型殿堂,殿內可同時容納1800餘人,是整個寺院最吸引人的殿宇。
圓通寶殿內供奉萬手觀音(即觀音海),主尊正法明如來高13.66米,雙手托起的阿彌陀佛4.8米,萬手呈四面伸展形狀,觀音手中持有蓮花燈等寶物,氣勢磅礴。
殿內融入鐳射和激光技術進行聲光電設計,形象而神秘。
悟空寺藥師殿,這座三層閣樓建築,一層為藥師殿,二層是玉佛殿,三層是心經閣。建築整體風格是仿宋朝,唯一不同的是一層是用鋼化玻璃打造的,從外面便可以看到裡面的景象。
藥師殿內供奉琉璃世界藥師三尊及12神將,以琉璃工藝敬造,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聖潔與莊嚴。
國師樓,紀念江陰籍清朝國師玉琳大師而建。
國師樓內供玉琳國師。
國師樓內供奉一誠長老舍利及蠟像。
僧伽殿,仿宋式風格建造,體現了佛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巧妙融合。
僧伽殿內部為戒壇。
伽藍殿
祖師殿
祖師殿內一誠長老題“以戒為師”。
祖師殿內傳印長老題“悲智雙運”。
觀音寶塔,在原華藏塔的原址重新修建的。2003年11月28日,華藏塔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塔基地宮出土了裝有瘞藏舍利銀瓶的石函。石函上銘文寫着,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悟空寺僧人應雲和信徒沈惟素,為供奉唐代泗州大聖僧伽的真身舍利,募緣四方,建成“泗州大聖塔”,由收得舍利的常州太平興國寺善聰,親自貯存舍利於銀瓶中。僧伽舍利的出土,揭開了寶塔不稱泗州大聖塔而稱華藏塔的秘密。
觀音寶塔塔高33米,石雕塔身,莊嚴宏偉,雕刻細膩。
原華藏塔遺址,出土唐代泗州大聖僧伽的真身舍利。
無錫江陰悟空寺舍利殿
無錫江陰悟空寺舍利殿
五百羅漢雕塑群,錯落有致,氣勢恢宏。
每一尊都堪比真人大小,實屬罕見。而且每一尊羅漢像都栩栩如生,各有姿態。
航拍下的五百羅漢雕塑群,呈現“卍”字形。
不知本期覺悟禪游帶給您怎樣的感受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願您不僅能感受到這座千年古剎的殊勝莊嚴,也能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