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莊稼農人,天穹落日彩雲

地面莊稼農人,天穹落日彩雲

——2022年9月4日圖片日記

山東昌樂劉福新

一般來說,我對於一篇文章的題目,從不講究,更不可能深思熟慮,但這一篇的題目可謂“絞盡腦汁”了,別看簡簡單單的十二個字,改了不下二十次。我要是將這些題目逐一地寫出來,可能讓人看了瞠目結舌……

因為,從簡易到繁瑣,再從繁瑣到簡易,反反覆復,一直到這會兒的《地面莊稼農人,天穹落日彩雲》,豈不知,我就是衝著“雲”構思的。

攝影,總得有個地點吧,這一天下午的攝影地點在哪兒呢?就在我一直念叨的“山”下,若問“山”在何處?就在流泉街那個涵洞以南呀。

這座山是我叫起來的,具體名字是“城中那座山”。若用百度搜索,“劉福新城中那座山”或者“劉福新城中的山”,你一定會搜到好幾篇文章。

好了,攝影地點交代過了,下邊敘述“莊稼”和“農人”,“落日”和彩雲。

其實,地面上,為拍得你僅僅是“莊稼”和“農人”,還有“野草”、“野花”“野菜”和“秋蟲”。

至於大題目中的第二個分句“天穹落日彩雲”,基本上可以包括。

地面的植物動物暫不涉及,只說天上的“雲彩”。

我大題目中是寫得“彩雲”,現在,將這兩個字換一換位置,叫它“雲彩”。

很多人喜歡雲彩,我當然也喜歡。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因為它美啊!

雲彩之美,在於色彩。隨着太陽的西移,瞬息之間,便轉化千萬種色彩,且色彩之巧,連畫家都難以調和出來。 還記得初中語文課本里,王冕還不是是因為雨後的雲彩動心了嗎?

雲彩之美,在於形狀。隨着清風的吹拂,在天地間悄然變化,千姿百態,映入眼帘,則可開啟人們的幻想,在心中勾勒出雲朵的邊角,組成自己想要的畫面。不瞞大家,我在2022年9月4日的傍晚,就被千姿百態的雲驚得好大一會兒合不攏嘴。

如若懷疑我誇張,那就請您自己看吧。

突然想起,古代許多寫雲的高手,單就我拍的這些圖片說,與唐朝盧照鄰的“浮雲卷靄,明月流光”有共通之處。還有宋朝女詩人李清照的“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也很相似。

2022年9月20日晚上發於“頭條”

本文第一幅圖片拍於2022年09月04日18點16分。

這一片是因挖土形成的小盆地

這種螞蚱,我們昌樂俗稱呱噠板子

已經割了的芝麻地。

秋天的月亮出來的早呀,太陽還沒有落山呢。

落日晚霞真美!

看這雲彩!

看這雲彩!

看這雲彩!

附兩幅圖片:大兒子送來的蟹子

大兒子拿來了蟹子,好酒肴!

吃了一個才想起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