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六月會攝影團作品,席德燕《我想告訴未來》“六月會”主場

青海同仁六月會攝影團作品分享,席德燕《我想告訴未來》“ 六月會”主場(下)

圖文:席德燕


喜歡文化之旅,希望把中國特色文化傳遞給世界,可敬可愛青藏高原文化有着舞動靈魂之美,小美提醒我找合適的話題,再試試~

如果說上篇是千年文化力量的一道驚鴻,下篇以溫暖和感動的恣態為民族精神畫像。

“六月會”在激烈氣氛中呈現靜美!呈現詼諧!呈現出來自遠古正負能量的比拼!呈現出親情之愛和情感之暖!這些民族精神展示是我想告訴未來的!


(八)淑女

淑女隊伍是“六月會”四百多個村子祈福活動中永遠保留的節目,藏族婦女非常賢惠,女孩從小耳濡目染積累起來淑女性格。


置身於現場就像闖入神奇的王國!

女孩子臉頰兩邊掛着是蜜蠟飾品,代表財富,這位媽媽突然從人群里跑出來摸着女孩的蜜蠟。

女孩子們亮點除了臉部蜜蠟就是後背披着銀飾,真的覺得這裡的人們找到了財富金礦。



隊伍里年齡最小的3歲左右。


(九)女人之味

我一直認為女人之味是後天的一種修練,是素質的沉澱。“六月會”讓我重新認識到女人氣質有先天的傳承,照片上女孩子不足5歲,根本裝不出氣質也調教不出氣質,就是娘胎里自帶的味道,很有特點。


我在這一章節中上傳的照片全是年幼的女孩,年齡最小的大約1歲最大的13歲左右,女性感悟未啟動,女人之味己飄香……


三張照片中穿着咖啡色藏袍的女孩子大約7歲皮膚黑不漂亮,和身邊溫室里的女孩相比明顯不同。年紀這麼小己經會展示自己,一顰一笑都能講故事,下一集第一張照片我選擇這位女孩,她的氣場扎在我的心裡。



第一眼看到這位未滿十歲的女孩心裡一震她不算漂亮卻自帶靈氣,在一群女孩中非常搶眼。

同仁縣地區比較富裕,條件好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女孩反而弱,在大自然中放養的女孩帶幾分野味,印象中藏家女孩就應該是這樣。


說實話我盯上她了,她故意躲我鏡頭,我追到她的休息室,我們玩起躲貓貓。

她再出場我守着跟拍她,我說;這一回你逃不掉了,她笑了,笑的很燦爛。

女孩們出場眼睛是低垂的,表情是端莊的,她為我違規了,我非常喜歡她煥發出來的機靈和真實!她讓我感受到別樣的味……

這幾位年齡偏小的女娃,無法調教端莊就讓她們把嘴唇咬住,中間這位年紀最小腔調最好,像模像樣挺有味道,這是骨子裡流淌出來的可愛,天性之美!

這位小明星帶着奶胖掛着奶嘴,1歲左右學着姐姐們把嘴唇咬住,特別有范!不是所有幼兒都具備的那股藏族屬性!


女孩在沒有被歲月雕刻之前,純凈的氣質和不同的味道,為將來的女人之味打下底色!




我想告訴未來;女性不是靠顏值和華麗的衣服能包裝出精緻,女性受歡迎的程度取決於你優質的味道,在這場“六月會”中我看到藏族女性賢淑之味,這是孩子成長的健康階梯,民族未來一定充滿陽光!

《雙胞胎姐妹》


(十)男人之美

在我的字典里男性一定是以內涵為亮點,這場“六月會”刷新了我的認知,男人之美令我忍不住要對焦。

他們高個、勻稱、結實、陽光、俊美……,他們的五官端正,長得很理想,他們內在的美如底片呈現,我真的說不清楚男人之美的磁場有多強大。

《藏族藝術家》


這位身高2米以上男神,即強大有力又敦厚可依,對任何年齡段任何性別的人都有吸引力,有着大眾肩膀之美!


《活力之美》




《力量之美》


《柔美》


《國字之美》



《異域之美》



《質樸之美》



不管那一款男人之美都吸引眼球,男人之美這道題目是首次遇到,也是我第一次記錄男性不同的陽剛、力量、風度、飽和度,雖然不了解他們,但是這款美的感染是神速的。


(十一)神鼓之韻

第一次看到打羊皮鼓,帶風帶雨即有風度又很靈動,照片中二人對舞雙腳離地。


《剪影》




《重返清朝》


二位拉哇手拿的羊皮鼓是老古董,當地人是自己手工製作,上面圖案是手繪的,羊皮鼓聲音響亮,即可以拿着舞蹈又是一道特色風景。




男孩子打起羊皮鼓變成熟了






最萌的鼓手





打鼓是中華兒女對節日的集體記憶,打羊皮鼓是罕見的地方文化特產,我想告訴未來;文化是民族的一面鏡子,羊皮鼓應該在百年千年後活得更加出彩!


(十二)踩高蹺和木棍舞之魅

踩高蹺是流行於中國北方的節日保留節目,在“六月會”中以舞蹈形式出現,踩高蹺者會雙腳離地跳躍,很精彩!




地上有水很滑,這位插口扦者摔倒了,被大家扶起來。



由男孩子跳的木棍舞漂亮!





令全場小朋友們羨慕!


這些畫面很精彩!同時也是力量和精神面貌的體現!


(十三)戲之趣

“六月會”上有來助興滑稽表演,出場就非常誇張,儘管聽不懂藏語,卻能看懂意思。

所有的演員是男性,他們角色反串。


用啤酒澆身


撒酒瘋,臉上白色是酸奶,是用大桶酸奶餵給演員們吃時留下的。


地上的演員是試圖想騎氂牛被工人氂牛摔倒在地搞笑。



丑角委屈坐地上哭


在地上挨打



還有拿槍的




滑稽戲演員也好奇!


(十四)藏戲之柔

“六月會”我看了二場藏戲,第一場就我和另一位當地文化學者尼瑪太二個觀眾,坐在中午最強的陽光下,演員是當地藏戲團。

第一次聽藏戲,聲音特柔和藏歌高音不同,語言不通能看懂正義和邪惡較量,照片是魔鬼出場。


當天晚上在同仁縣廣場上由青海省藏戲團演出,我借了尼瑪太老師的光坐在貴賓區。

二個故事都來自古代,皇子怎麼和惡勢力鬥爭。舞台和舞蹈很漂亮,我喜歡歌聲有穿透時空感。







這是一位皇后清唱,她在向兒子訴說自己的不幸。

文化是民族之根,也是民族之聲,更是民族精神的名片!需要世世代代強大的認同感去傳承!在世紀輪迴中不斷改朝換代,前世今生一直在對抗,文化的接力最艱難,“六月會”活動中能保存這麼獨特的先祖文化,敬佩!!

01:26

(十五)開演前後

開演前拉哇和村裡人談笑風生,留長頭髮的是拉哇。

敘舊


本村的老人們都會被請上貴賓席。


開演前首先請出來的是這面畫著唐卡的大旗,旗杆粗的握不住,運動起來得由二位壯士一起控制。


在村廟裡用粗棍子使勁打這口古鐘


吹很大的海螺


敲鑼聲音傳的最遠,這是集合信號。

00:04

點燃煨桑


抬轎子,轎子里只看到木框里的唐卡畫。


抬的人看上去很吃力,份量不輕。


從山頂上下來



下午在草地上換裝

羨慕小姐姐


接哈達


老朋友加個微信


這些場面很生動再現“六月會”場外之音,照片讓我們記住每一刻的精彩,每一場旅行都是心靈的加油站,和精神同行讓青春逆行!

我和小朋友合影


(十六)人間之暖

父親對兒子的叮囑


爺爺對孫子的叮囑


老師對學生的叮囑

姐姐對妹妹的叮囑


媽媽給女兒整裝


爸爸給女兒縫流蘇

爺爺替孫子打扮


父親替幼子打扮


哥哥給弟弟系腰帶


爺爺給孫子穿衣


奶奶給孫女穿衣


母親跪着着給兒子穿衣,當她撲通跪下時我鼻子發酸,在戲裡看到跪着給皇帝穿衣服的,真沒有見過母親跪着給大學生兒子穿衣服的。


三個男人替拉哇穿衣服


父親帶兒子跳舞

我想告訴未來;愛不等於暖,有的愛像匕首,比如溺愛把兒女推向人生的深淵。有的愛像石頭把被愛者心砸扁了,比如打罵對方,特別是孩子,你打他一次勝過愛他一百次!“愛”是你的感受。

“暖”才是對方的感受!在“愛”和“暖”之間找准重心,不會把“愛”變成“災”!


結尾

六月會”讓我享受一次純粹之旅,她非常乾淨,純民眾行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真的罕見!!

我也憂心忡忡,當歲月清倉時她是否還能站在原地?!為世界文化再點燃一盞明燈?!

在《“六月會”主場上、下集》的結尾中,我用了三張如痴如醉孩子們的照片,我想告訴未來;世界是屬於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童年的痴勁等於成年後的能量!精神領域是靠孩子們接班!

在“六月會”主場中我看到孩子們發自內心地使勁,像主人一樣投入,在其他少數民族節慶中看不到的。橫向比較文化品牌的質量和高度很清楚!


這次“六月會”之行心靈被電擊!心一直處於狂歡中文字未必落在實處,只有照片會說話帶你體驗真實的文化穿越!

千年之後你還會站在原處嗎?!!

照片均我拍攝


上述圖文源於席德燕


【2022年7月18日青海同仁攝影團】青海同仁熱貢“六月會”神奇民俗攝影創作活動

【出發時間】2022年7月18日——2022年7月24日


★(獨家設計,純攝影團量身定製,無購物,無自費)

★歷史悠久、場面宏大的青海同仁六月會•••

★同仁獨具一格的絕美唐卡“熱貢”藝術

★世界的臧學府拉卜楞寺, 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

★獨特的濃郁,原生態的民俗,人文,風俗

★各具特色的宗教活動和儀軌,是攝影家創作大片的理想所在

★專業攝影老師指導

★獨家定製攝影創作活動,不走常規線路



活動安排


第一天:7月18日蘭州集合

建議拍攝點: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中山橋夜景,黃河母親,水車園


第二天:蘭州——同仁(297.5公里)

主要拍攝景點:【吾屯下寺】


第三天:同仁全天創作拍攝

拍攝亮點:我們跟着“六月會”的腳步去拍攝:誦經祈禱儀式


第四天:同仁全天創作拍攝
拍攝亮點:六月會祭祀活動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舞娛神"


第五天:同仁全天創作拍攝

拍攝亮點: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龍桿打龍鼓,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


第六天:同仁全天創作拍攝
拍攝亮點:法師開山


第七天:7月24日:同仁 —— 拉卜楞寺(235km) —— 蘭州(105km)

主要拍攝景點:【拉卜楞寺】【甘加草原


註:以上拍攝行程僅供參考,攝影領隊會可能根據天氣的變化和當地的路況隨時調整行程和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