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高級調色教程分享

調色不是模仿什麼風格,更不是統一色彩、完全不是效果與原圖差別大;恰恰好的調色與原圖的變化不是很大。

1、風格

風格只體現差別,基本規律體現水平,這是中央美院老校長靳尚誼老師說的,我也一直在公眾號強調這些。

很多人調色喜歡模仿 “什麼系” “什麼風” ,模仿表面高光、暗部等等偏什麼顏色,用了什麼色相、飽和度等等;那些所謂的風格,並不是因為偏了什麼顏色好看,而是因為畫面的基本規律符合美的規律。

像用3dlut 、預設、各種調色濾鏡的東西,這種只是讓照片變了色彩,不是調色;就像每一張照片都有一種不同的病症,非要用同一種葯治病,這叫庸醫;幸虧修圖不會傷人性命,真能要命,估計影樓行業是站不住了。

2、統一色彩

大家可以看下面兩張陳漫老師最近的片子,前期是想要色彩對比,結果後期給統一了色彩;為什麼我說前期想要色彩對比呢?

如果不想要直接把船刷成鄰近色就可以了,這麼大的製作,這點投入是非常小的。但後期調色不懂這樣的色彩跟怎麼調,為了畫面和諧,把黃色,青色,調的偏冷、偏暗想要融入到片子里。

是的,這樣的確會和諧,但是比較初級的;整個片子的色彩都失去了畫面的氣質,色彩沒有起到烘托畫面的效果,而且讓畫面變得很平淡。

3、效果圖與原圖的差別

廢片肯定是要經過大幅度的修改,但拍攝比較專業的圖片是不需要有太大修改的,除了那種前期做不到的色彩或需要合成的片子。

攝影師拍片子是經過規劃的,尤其專業的攝影;用什麼光影、用什麼道具、用什麼顏色的道具、用什麼樣的畫面對比、畫面里的黑白比例、畫面里需要有什麼色彩等等。

攝影師在拍攝的過程中,已經把效果規劃的差不多了,拍出來之後,後期需要根據攝影師的思路,把這張片子更理想化、更藝術化;不是拿着一張圖修改成什麼樣的風格、統一色彩、把效果圖改的變化多麼大。

我說的理想化、藝術化是攝影做不到的地方,並不是變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