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如何能做到這一點,着實是難上加難,可能努力了半天,不僅沒變成藍色,連原來的青色也逐漸消失。
模仿容易超越難,對於服裝圈來說,這一點圈內的商家們必然深有感受,就算是最為日常受眾最廣的JK制服,也逃不過這個暗藏的定律。
之前有在其他文章中提到過JK制服的來源和發展過程,能從洋裝逐漸演變成如今的制服模樣,不僅裝載着漫長的時間,也裝載着眾人的心血和良苦用心。
在女生的眼中,JK制服擁有着獨特的魅力,穿上後彷彿有屬性加成,就算離開了校園,也依舊能青春洋溢,格裙更是特別,始終讓人忍不住動心。
然而,就算製作JK制服的商家越來越多,感興趣併入坑的人數也愈發增加,有一部分人還是對"校供感"念念不忘。
在各大網絡平台上搜索,你能發現詢問校供感的人不在少數,究竟是什麼意思?究竟什麼樣式才能算得上是校供感?這些類似的問題一直困擾着她們,對於此類問題,有的人發現答案就在嘴邊,真回答起來卻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所謂校供感,也就是像是直接供應給日本高校的制服,通常整體並不花哨,可以稱得上是簡潔且耐看,並不像格裙那樣會五顏六色,所用的顏色較少,不會用飽和度太高的顏色,但又是以深色係為主,比如藤色、紺色、抹茶綠等等。
不過,有時還會用到粉色、奶白色之類的配色,水色更是被稱為永遠的神~制服上衣就算不是純色,配色也不會超過三種,看起來簡約大方又明了,不會給眼球太複雜的視覺衝擊。
擁有校供感的制服,布料重點都極為明確,除了挺括還是挺括,不太容易變得皺皺巴巴,很少能見到短裙,一般裙長在55cm以上,才更能散發校供感,領結也代表着規矩,不會奇奇怪怪吸人眼球。
制服上會設計精緻的刺繡,不過基本上都是校標,如果是什麼草莓、愛心等其他圖案,那這件制服多半更偏軟妹風,而這種風格便是國牌JK制服的主要路線。
假如接觸得多了,便能輕易看出校供感強的制服有什麼不同,有種建立在文化和制度之上的嚴肅感,一眼看過去就能讓人將其與女高中生掛鈎,就是典型校服的樣子。
正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攻陷了萬千少女的內心,也讓眾多國牌望塵莫及,他們也嘗試着出類似的制服,大多卻還是形似而非神似。
因此,深陷其中的少女們開始想招,最常見的便是二手交易,將消毒工作做到熟練的狀態,運氣好點的話也有可能恰好碰到全新的制服,但幾率小到猶如天上掉餡餅,同時還要警惕買的不是"洋垃圾"。
你對具有校供感的JK制服是否感冒?可以描述一下你心裡的校供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嗎?
原創聲明: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本人必定迅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