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35mm鏡頭,過去幾年,我寫過不少文章,更多側重於對不同品牌,不同型號鏡頭的對比分析。
尤其是2020年的那篇《35mm“人文之眼”值得買嗎?19款定焦頭最全購買指南》,不少粉絲應該看過。當時我就極力推薦騰龍的SP 35mm F1.4 F045,堪稱騰龍史上最好的鏡頭之一,畫質甚至超越原廠,性價比就更不用說了。這個話放在今天,依然有效。
經過兩年我的不斷敗家,以及不斷試用,發現尼康Z 35mm F1.8s也是個好鏡頭,準確說,各方面很均衡。至於佳能,有消息說,明年上半年推出RF 35mm F1.2L(或F1.4),不出意外會是一個王炸。
既然35mm鏡頭這麼好,為什麼要寫今天這篇文章?
因為很多人用不好。
有句經典名言:“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的距離不夠近”。這是對人文拍攝最好的總結。近距離的拍攝,更能與拍攝對象交流,達到情感的流露。近距離拍攝的照片,能讓人感受到對方溫度與氣息,這是長焦所不具有的。
35mm鏡頭我使用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景結合做的非常好,退一步可拍風光,進一步可拍人文。
為什麼有人用不好?我幫大家總結一下。
一是,的確沒有這個膽子靠近拍攝對象。這種膽子,也不是想鍛煉就鍛煉的出來,需要有比較強的社交能力,又或者短跑比較厲害。
二是,對於廣角的駕馭能力不夠。和18mm相比,35mm不算多廣,但是在50mm面前,35mm視角算夠大的。還記得最早我說的加減法?畫面被塞入更多的元素,就意味着構圖的難度加大。我看過很多愛好者用35mm定焦鏡頭拍攝的照片,就一個字“亂”,這種亂還不是通過剪裁就能解決的。
所以,我會建議入門愛好者先買枚50mm鏡頭,哪怕最便宜的50mm F1.8都可以。這是在給大家降低拍攝的門檻,因為50mm上手要比35mm容易得多,更多權衡的是拍攝主體占畫面的比例。
廣角可以交給變焦,比如24-200mm這樣的一鏡走天下,又或者16-50mm這樣的套頭。雖然光圈小了點,背景虛化弱了點,但因為能變焦,會大大降低構圖的難度。
什麼時候買35mm最合適?
一般都是玩了一圈,開始對手上鏡頭進行優化,才會考慮入35mm定焦。
主要是心定了,也不躁了。走走拍拍,主攻人文,對攝影理解更深,更想拍出有故事感的照片,當然也具備這個能力了。
之所以在疫情之下寫這篇文章,是想提醒大家,別人說好的,未必就適合你。買買買很多時候並不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