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現在不大規模封控了,是不是攝影師這個行業就可以逐步恢復生機了呢?
這個問題顯然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回答的。
雖然現在相對自由了,但是病毒並沒有消失,大家的社會生活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立刻就能恢復到之前的煙火氣息。看看身邊的朋友、家人、同事,有多少完全回歸常態化生活了呢?這個恢復的過程或長或短,但至少在短期內類似於婚禮跟拍、兒童攝影、商業活動攝影這類攝影服務工作不會立刻正常化,甚至比之前還要冷清。對於職業攝影師來說,您需要的是等待,別無他法。
疫情期間,不少攝影師已經開始轉型。有些從實際開展攝影工作轉到了教授攝影課程,或線上開課,或線下小範圍開班,由賣服務轉到了賣知識。有些攝影師則轉換了拍攝類別,由拍線下活動、線下人像轉為拍攝電商產品、電商短視頻,這類拍攝工作不受環境影響,多為影棚內完成。有些攝影師則乾脆開啟了自媒體個人賬號,成為了一名攝影博主。
但是,當大家都由傳統攝影服務模式轉型到新模式後,本就小眾的攝影行業又在線上變得擁擠不堪了,掙到錢並不容易。
那麼,攝影師這個職業在後疫情時代到底有沒有發展前途?年輕人值不值得邁入這個行業?
個人覺得入行還是要慎重。
攝影的門檻在一直降低,就跟開車一樣,原來駕駛員是一種職業,雖然現在仍然也是,但是普通人也可以開車,也能夠駕駛了,這個職業的含金量在一直降低。攝影是同樣的道理,在膠片時代,這項技能門檻比較高,特別是後續還要衝洗底片、沖印照片等專業化的工作步驟,普通人開展起來並不現實,所以攝影師可以算一個職業,而現如今人人都能拍攝,不管拍攝的質量好壞,大家對拍照這事並不陌生了,也不當回事了,市場在變小,職業空間在萎縮。
後疫情時代需要攝影服務的場景在發生變化,原來傳統的紀實攝影、商業攝影需求量在逐步降低,很多行業本身已經不太景氣,對於宣傳活動等業務需求量在減少。那麼,攝影師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光用老眼光去審視攝影市場,要跟着時代的節奏走。傳統的平面攝影需求降低了,就得加強視頻拍攝製作的學習,轉型到視頻攝影師;紀實跟拍的業務少了,就得研究新的業務類型,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但是,目前來看,攝影服務這個市場總量目前並不太樂觀,內卷也比較厲害。
那麼,擁有攝影技能就這麼白白浪費了嗎?也倒不是。攝影可以融入到很多工作當中去,有攝影技術當然可以為自己開展的各類業務錦上添花。攝影未來並不是單一的一種職業了,它已經融入到了各行各業,如果您是傳統攝影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將攝影技能去應用到你全新的工作當中去。例如,您可以策劃各類視頻短片,將片子拍得比其他博主更出色;您可以將自己做的產品拍出更高的質感,讓客戶更容易接受.....
總體來說,攝影師這個職業,在後疫情時代還需要一個緩慢復蘇的過程,老攝影師,要跟上時代,不斷轉型,新入行的年輕人,還是要慎重,看看到底自己適不適合在這個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