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記憶——緣分贈予我的攝影收穫
陽光
我對益陽有特別的感情。
按籍貫,我隨父母為廣西桂林臨桂區人。但父母自1976年遷入益陽安家後,這裡成為他們最終的落腳點,一住就是三、四十年。家在哪裡,就算哪裡人,所以我又是湖南益陽人。
益陽,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中北部,洞庭湖南岸,居雪峰山北段及其餘脈帶,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自古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
益陽市轄赫山區、資陽區、安化縣、桃江縣、南縣、沅江市、大通湖管理區7個區縣(市)和國家級益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益陽市常住人口為385萬人。
因父母在益陽,在長沙生活的我除常回家看看外,也藉機攝影愛好角度在益陽域內拍攝了一些照片,只是早期的照片是用膠捲拍攝,大都沒有數字化而散失,現保存的大都是2006年用上數碼相機後的習作。經查找和歸集,現選出100幅,編成《益陽記憶——緣分贈予我的攝影滋養》,以佐證和感恩益陽的饋贈和影友們的陪伴,與大家分享攝影的快樂。
——拍攝地:南縣
《沙洲》等2幅習作在2007年1月17日人民攝影報上刊登
2013年記錄南縣百龍鬧元宵
在南縣散拍的零星積累
——拍攝地:安化縣
益陽安化的黑茶十分著名,那裡有一條茶馬古道,到那裡採風時,我發現修路現場堆積有彩斑碎石,用剛買的佳能點350D數碼相機選拍下一些資料片。
利用石彩與人像資料片合成的並置作品《石彩映像》,2018年獲長沙市首屆並置攝影大賽二等獎
在安化散拍的零星積累
作品《老宅里的陽光》,2007年入選香港第40屆國際攝影沙龍,2013年入選澳大利亞第48屆悉尼國際攝影展覽
——益陽市高新區
2006年,拍攝世界盃羽毛球賽
——拍攝地:沅江市
作品《夢回故鄉》二次曝光拍攝,其中浮萍的元素取自沅江市域的洞庭湖。曾獲國際攝聯銀牌,併入選馬來西亞、印度、俄羅斯、孟加拉、台灣等地舉辦的國際影展。
2015年4月2日,在沅江市拍攝第24個全國稅法宣傳月活動
在沅江市散拍的零星積累
——拍攝地:益陽市赫山區
在赫山區散拍的零星積累
——拍攝地:大通湖管委會
2013年拍攝年關捕魚
——拍攝地:資陽區
2018年拍攝接親路上
2020年拍攝老街印象
在資陽區散拍的零星積累
——拍攝地:桃江縣
2015年拍攝組照《稅月留痕》,全國先進工作者桃江縣國稅局李芝蘭為其中人物之一
2022年9月拍攝資江亂石灘
在桃江縣散拍的零星積累
更新於 15小時前
細細品讀陽光老師“益陽記憶”百幅佳作,回味無窮。
在稅務系統內,我有幸結識了全國各省市很多愛好攝影的同事,其中陽光老師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攝影大咖,他有幾十年豐富的攝影眼光,擅於在平常的場景里捕捉瞬間的“興趣中心”,從而使他的畫面呈現出鮮活異樣的光彩,令人讚嘆不已。“桃江佳禾的魚鷹”、“大通湖的冬捕漁獲”、“沅江的蘆葦工”、“安化的茶農”、“益陽老街印象”、“橋北東門外老城牆上的風光”、“蘭溪小河口趕集”……這些場景歷歷在目,陽光老師的攝影思想和拍攝技法都給我有很大的教益。
漆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