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其儒攝影作品
魏其儒 甘肅靖遠人。現為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甘肅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甘肅現代攝影學會中級會士、學會理事,白銀市攝影家協會理事,靖遠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當過農民,當過工人,執過教鞭,並有八年的軍營生活。熱愛生活,愛好攝影藝術。
一品冬景
樹映斜陽雲飛渡
豐碑屹立
筏子客
雲海南山
希望的田野
冬韻
“大齡青年”魏其儒
馬得明
熟識老魏是最近兩年的事,在圈子裡,他常用的自稱是“大齡青年”,而我也喜歡他的這個自稱,韶華易逝,如果我們是一個敢想敢做的青年,那該有多好!
後來我知道,老魏是一個老兵,參與過好幾年的全國工業建設,後來從事攝影,主要是給別人照相,也沒有想着要做什麼攝影藝術家,在當年看來這也就是一個糊口的營生,和偉大的藝術無關,沒想到他卻成為記錄靖遠發展變化的一個攝影師。這是一個有故事的老兵,也是個有故事的攝影師,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三十多年來靖遠的滄桑巨變。
追尋自然之美,用第三隻眼看世界
這些年,沒有人記得他去過哪些地方,甚至他自己不翻相冊也記不清了。是春雪尚未融化的甘南,還是未曾消融寒冰的高原?每一個有自然之“美”的地方,他都用鏡頭記錄下那裡的美。
他鏡頭裡的高原荒蕪人跡,充滿野蠻的自然之美;他鏡頭裡的雪山人跡罕至,一塵不染是純潔之境。他用鏡頭塑造了一個人間仙境,一個超凡脫俗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並不是哪個畫家醉酒後的臆想,更不是哪個顯貴的酒宴上華麗的雕飾,而是他用鏡頭表現出的第三個世界,這個世界和我們的現實之境似乎還有着不同,但是我們不能說它並不存在,我們帶着一顆塵世之心、功利之心怎麼能看到他鏡頭裡的自然之境呢?或者他給我們展示的也是自然想展示給我們的另一面。其中所蘊含的道理,似乎應該留給哲學家慢慢思考吧!
展現真善之美,用赤子之心看世間
老魏今年73歲了,故常自詡為70後,經常和我這個70後還有一部分80後的人一起玩。和任何人交往,他從不倚老賣老。和我們一起稱兄道弟,他的目標是要做一個“無齡”人,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是人一生中奢侈之極的想法,他想要的生活就是一種表達,而表達的方式就是鏡頭。或許每個人都在尋找實現自己價值的道路,終其一生而未能實現,而老魏努力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普通人真實的情感,閃耀着人性的光芒與美。在他的作品《筏子客》中,面對滔滔不停息的黃河,筏子客竭盡全力面對洶湧的黃河奮力拚搏,展現人類從來都不屈服於生活的蓬勃力量與生機。
在他的鏡頭裡,也有藏族人曬牛糞的瞬間,生活就是這樣平淡而簡單,勞動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度過寒冬,在他的照片里,冬日的陽光會超越別人詫異的目光,給人以溫暖,這是對生活真實的記述。他鏡頭下的僧侶,並不在乎鏡頭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這恰巧與俗世的審美相反。魏其儒用鏡頭表現了這一切,恰如流行的詩句:無論你是否在乎,生活都在那裡。
在生活中,我發現了他的幽默與詼諧,然而他也有着無奈與糾結,但他依然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努力做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那樣一個人,一個光明磊落的長輩,一個心底無私的攝影師。他一直竭盡全力用鏡頭展現我們忽視了的美,把那些有價值的靈魂之愛挖掘出來,讓我們驚醒,讓我們睜開惺忪的雙眼,發現世界,尋找美。
(刊登於11月8日《白銀日報·周末》藝術長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