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錯獲美,猶如鴻運當頭。一不小心,頭被美麗砸了個疙瘩。
頓時,美呆了。獲美而不私占,分享和記錄一下拍攝樂趣。
圖一
圖一:本想突出只拍兩個小果,但一時自動調焦遲鈍,背景不虛,主題不清,本來很不滿意,欲廢掉重拍。結果背景各果、各枝、各葉都擠眉弄眼,像嘲笑我似的,刪去?不舍。猶如一張廢嘴,除了正題,廢話都能說得天花亂墜。這,也挺好的。
圖二
圖二:本想拍秋之紅韻,葉小成簇,拉近照完。一看,數片葉被蟲蝕而殘缺,想刪,旋即又想,不是都在說殘缺美嗎?花葉經秋凋零,秋景殘缺,秋之常態。再看,驚喜的是右上角還掛有兩果兒,紅潤鮮亮,近於晶瑩。
圖三
又去實景查看,尋找許久,才發現葉下兩隻小果,比點燃生日蠟燭的火柴頭也大不了多少,微距拍下,遂得圖三。
圖四
圖四:是在港城半島公園拍得的。公園地勢低洼,中心有湖,東南岸有一豎石,石上陰刻“樂”字,漆以紅色。本來就想拍下石頭,也是衝著石上這一“樂”字。時值午後,日頭偏西,陽光穿枝葉縫隙灑下。拍攝時偶遇了光暈,本應該排除這一干擾,可當時就覺很難得,不妨將錯就錯,看看帶着光暈拍下的效果。結果,驚喜異常。驚異之處有三:一是光暈七彩,有虹之美,彩暈覆石一半,有半夢半實之感;二是石的右上有一缺口,從缺口觸遠,有樓宇似矗山巔,猶如天上玉宇樓閣般的感覺;三就更有寓意了,看那“樂”字,正好在光暈之內,實在是“樂暈”了。
再展現和分享幾張帶有光暈的圖片(圖五、六、七)。這些光暈不但沒有影響美感,反而增加了不少的光影效果。看來現實中存在的美,還是不要人為地一概否定或避開,即使是錯誤形成的,也可能會是美麗的結果,那麼錯誤也就轉化成了美麗的錯誤了。
圖五
光暈的存在,也是一個很常見的光學現象,在拍攝中遇到了,也要分什麼情況。害美,則刪;有益於美,或增加了美,或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美感,或有了一種更美好更有趣的象徵意義,反而變成了一種稀缺之美。
圖六
有人說,光暈影響了清晰度。其實,美與不美,不在清晰與否,也並非所有的清晰就一定美麗,朦朧也是一種美,背景虛化就是一種特意追求的朦朧,但它是為了更突出地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主體。而主體需要一種朦朧美時,清晰反倒成了一種傷害。
圖七
手機隨拍,簡單方便。在追求、記錄與分享美的同時,我在重點體味和享受這種拍攝過程中的樂趣。我非攝影師,但在追求美的途中,手機與相機只是器的不同,而求美的心則是趨同的。